返回

2022-07-06

夏至又至

作者:王晓阳 时间:2022-07-06 阅读:351


   高考过后,太阳射下火热的箭镞,大地热烘烘的,坐在家中又闷又热,蝉鸣蛙躁,喊来了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也是白昼最长的一天。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时节,各种生命应时而发,无论是鹿角脱落,还是半夏生长,都是一首季节变迁的欢歌。而最为动人的是蝉鸣新声,唱出生命的赞歌!蝉鸣始于夏至,不分昼夜,从晨熙破晓、日上中天,到夕阳西下、夜色深沉,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时而羞涩矜持,时而大方慷慨,不绝于耳。把世界清洗了一遍又一遍,把乡村煮熟了。这缘于夏蝉从卵和幼虫需要在地下蛰伏数年之久,才能换来世间不足百天的光明生命。它们没有时间埋怨哀叹,有的是畅快淋漓地放声歌唱,歌唱出爱的美好、生的喜悦、光明的向往!
  这是生命的赞歌,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对蝉来说,活着,就不能停止歌唱!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夏至一到,雷雨的天气骤然增多。夏天的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酣畅淋漓,变化无定,仿佛三岁的小孩儿,阵雨之后出太阳,有时还在天空挂上一段彩虹。太阳经过雨洗,增添了一丝柔情,空气中增加了几许凉意。山林一片翠绿,各种草木抖擞精神,铆足劲生长。无风的夜晚,如果你仔细去听,可以听到轻微的拔节声!河塘里的荷摇曳风中,羞涩地笑了。青蛙坐镇池塘,伏在荷叶下,呱呱地开始大合唱。这儿几声轻音,那边一片高亢,此起彼落,演奏出一曲夏至欢歌!小溪一下子变得豪迈起来,浩浩荡荡奔赴远方,到处是一片水的梦乡!
  “冬至馄饨夏至面。”每逢夏至,母亲总会做夏至面。这是母亲对传统习俗的坚守,也是母亲精心熬制日子的不变承诺!记忆中,母亲手擀的面条煮熟后要放在冰凉的井水里反复“拔凉”,直到面条完全清凉为止。再将酱油、香醋、盐、蒜末等调味料混合均匀,倒在凉面上,最后撒上黄瓜丝、葱花拌匀,浇上茶油即可。“有夏至面吃了喽!”我和姐姐欢呼着,争先恐后地盛上一碗面,用筷子搅拌一下,唏哩呼噜地大吃一顿,如遇到没剪断的面条,就用筷子高高地挑起,张大嘴巴在下面接着。家乡的面,家乡的水,加上母亲的味道,这朴实的食物,清凉可口筋道,让人味蕾舒爽,直上云端,是夏天一道最美的消暑佳肴!饱了腹,凉了身,暖了心,滋润着我们的人生。
  夏至,又至,变的是时光匆匆,不变的是万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让我们放下尘世的纷扰,卸下生活的负累,享受“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的美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