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这样建成的——龙街镇“五创一建”创新社会管理
作者:何欢 林涛 时间:2023-09-01 阅读:392
春日龙街,满眼和谐。晨曦日升的狗吠声中,一个个村寨充盈着幸福日子的爽朗笑声。笑声背后,是龙街镇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践中,用真心真情真意,换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近年来,龙街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落实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各项措施。加大社会创新管理力度,以创和谐宗教、创无邪教、创无非访、创无黑恶、创无群体性事件和建和谐满意龙街的“五创一建”为抓手,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了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创和谐宗教 传递爱国爱教
走进龙街镇大寨村基督教堂,教众们正在这里集中礼拜。每个周日中午12点到下午3点,300多名基督教众都会聚集到这里,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在这里集中礼拜,学习《圣经》,牧师向教众们传递爱国爱教的教义精神,讲述真善美的人间真爱。
教堂长老王朝华向记者介绍,大寨村基督教堂有几十年的历史,2007年6月重建以来,龙街派出所的民警经常会来教堂,给教众们讲解法律、消防安全等知识,宣传不争权不争利,不拉集体帮派,爱国爱教的和谐教义。
龙街镇通过对和教堂进行爱国爱教宣传,要求宗教要达到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团结稳定、活动规范、教风端正、管理有序、整洁安全、服务社会“八个标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维护好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创无邪教 建无邪教乡镇
在龙街镇各中小学,每学期龙街派出所都会在学校给全体学生上一次法制教育课。内容主要针对反邪防邪、消防安全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同时,学校与各班主任签订责任书、班主任与四年级以上学生签订承诺书。学校还定期召开反邪防邪人民战争动员大会、反邪防邪揭批会、反邪防邪警示教育大会。
与此同时,在全镇实施中小学校“五个一工程”、村十户联防反邪防邪工程、反邪防邪青年志愿者工程、反邪防邪教育转化和帮扶工程“四大工程”。民警们以村为基本创建单元,进行“进村入户、面对面”进行宣传,反邪教警示教育在村组深入人心,并经常举办反邪教教育活动,使反邪教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100%。
政府实行把反邪防邪人民战争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考核、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人民战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普法宣传工作,实现了“无邪教乡镇”和“无邪教村”的目标。
创无非访 实现矛盾不上交
龙街村村民王毕亮曾经是当地“有名”的上访户,去年以来,王必亮多次到县、上市、到省、进京上访。
记者了解到,王必亮是六盘水武警支队1985年的退伍军人,退伍后分到龙街镇工商所任副所长主持工作,1994年6月因超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开除工作籍,之后经常到县、市、省和北京上访,要求恢复其工作并补发工资。
龙街派出所的民警们了解到王毕亮的情况后,经常到他家走访,给他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生产生活和创业上给他出谋划策。
“经常得到政府和派出所民警们的关心,我打算放弃上访了,我两个儿子都考上了大学,经营的商店生意也很好,我现在的生活过得不错。”如今,王毕亮在龙街集镇上开一个卖蔬菜的商铺,生意很好,生活无忧。
在信访工作中,龙街镇采取由包村干部牵头,村两委进行排查,拟定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健全完善了信访维稳台账制度。对各种不稳定因素做到时刻掌握、及时报告,抓小抓早抓苗头,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健全完善了信访维稳信息报告制度。对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进行梳理登记,按“属地管理”原则,由领导签署交办转发,限时完成,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化解,健全完善了信访维稳事项交办督办制度。党委、政府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例会,从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工作入手,采取有力措施,限时化解,制定下季度工作方案和措施,各党工委、村也在相应的时间召开例会研究落实,健全完善了信访维稳例会制度。
全镇干部通过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变惩治为预防,变要访为寻访,变管理为服务,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不让群众带着问题到处跑,减少解决问题的中间环节。让群众在办理事情时,少走弯路,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优质的信访服务。
同时集中力量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地衔接起来,处处建起“防火墙”,人人都是“和事佬”,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最终达到无非法上访目标。
创无黑恶 净化治安环境
“前几年,街上经常有年轻人喝酒惹事,打架斗殴,晚上关着门睡觉都不放心。现在安装了监控,经常还有治安巡逻队进行巡逻,只要不怕冷,晚上开门睡觉也是放心的。”对如今龙街和谐的治安情况,村民李常青玩笑着连连称道。
为净化社会治安环境,龙街派出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打击“黑恶势力”专项行动。进行全面排查分析,“黑恶势力”案件破案率达到100%,按照“有黑打黑,无黑除恶,无恶打帮,无帮打痞”的要求,坚决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嚣张气焰,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硬件方面,龙街镇严密防控,整合警力,建立健全网格室、联勤警务室、监控、联防队伍建设的“四个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作为派出所、综治、司法、联防队等“多力合一”的警务工作平台。把“防控”和“严打”两者相结合,不让黑恶势力有生存环境,净化社会治安环境,达到辖区内无黑恶势力。
2012年以来,龙街派出所共受理刑事案件43起,破39起,破案率90%,受理行政案件45起,查处44起,查处率为98%,调处各类纠纷98起,通过努力,辖区内的治安环境和谐稳定。
创无群体性事件 净化社会环境
龙街镇认识到群体性事件涉及面广、规模大,对社会稳定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预防和处置群众性事件工作政策性强、难度大。
工作中,派出所与各政法职能部门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群众法治意识的同时主动了解民意,分析社会动态和潜在的矛盾。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在做群众工作中树立群众观念,讲究工作方法,防止随意抓人,切忌公安干警因言行不当而激化矛盾。
同时把开展依法治村同健全基层组织结合起来,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实行上下互动,官民互约的治理;既依靠法律的约束、惩罚性的治理,又运用教育,说服疏导,奖励性治理;既体现法治精神,又运用民主的方式;既管理农民,更约束干部。从而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坚持严格执行依法调解的原则调解民间纠纷,不搞违法调解,并防止治保、调解工作中的利益驱动倾向,对于当事人一视同仁,不分地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不无利可图则推三阻四,敷衍了事,放任矛盾激化引起犯罪发生。对突发性、容易激化的案件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果断处置,平息事态,避免了因态度冷漠和作风粗暴引发不安定事件。2012年,龙街镇无一起群体性事件发生。
建和谐满意龙街 满足群众夙愿
龙街镇通过以“五创一建”形式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全镇实现了未发生有影响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未发生邪教分子和涉毒分子滋事事件,未发生集体越级上访事件,未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治安事件,未发生群死群伤的生产安全事故的“七个未发生”目标。
如今的龙街镇,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盼稳定谋发展的愿望得以实现。面对创新社会管理这一课题,龙街镇并未止步。继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更新管理理念,高扬创新风帆,不断塑造着下一个精彩。
数据显示:2012年,龙街镇财政收入由原来的374万元增加到672万元,增长了79.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579元提高到46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