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7-08

郭悦华散文选 夏夜驱萤

作者:郭悦华 时间:2022-07-08 阅读:252


   萤火虫,令人又爱又恨。
  孩子们,都拿萤火虫当宝。谁的童年记忆里,没有那么一两个玻璃瓶,里头装着萤火虫,在夏天的夜晚,如灯笼一般,一闪一闪。
  可大人们,对萤火虫头疼不已。萤火虫,是害虫。其害,说大不小,但说小也不小。夏天里,刚冒头的南瓜苗,被萤火虫一啃,上头麻麻点点,断了生机。其他的蔬菜,也是如此。所以,萤火虫一多,大人们也发了愁。
  怎么办呢?喷农药,或熏烟,这些都是下策。
  菜园子里的蔬菜,那可是要进自家人肚子的。叶子上留了农药残余,自家人能吃得安心?况且,虫子被毒死,吃虫的鸟雀也会遭鱼池之殃。鸟雀被毒杀,来年的害虫,恐怕会更加严重。
  于是,就有了蛋壳的出现。
  夏天做菜,打蛋时,将对半分的蛋壳收集起来。收集到一定程度,将蛋壳拿出来,用筷子夹着,一一在火上烤,直至烤出了焦味。接着,将竹筷子从中钳断,做成一支支的小棍子。拿一支小棍子,用胶水将其和蛋壳的内侧粘起来。这么一来,就成了一支迷你遮阳伞。
  这些迷你型的遮阳伞,所肩负的重任,就是驱赶萤火虫。
  很多乡间的人都知道,萤火虫最怕的就是蛋壳的焦味。将一支支蛋壳遮阳伞,安插在幼苗边,萤火虫便会避而远之,不敢上前啃咬。这么一来,夏夜里的菜园子,萤火虫飞舞,却又不至于危害了幼苗。
  于是,孩子和萤火虫的游戏,也得以年年延续下来。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再淘气的孩子,也得轻手轻脚,生怕踩到了地上的蛋壳。蹑手蹑脚地靠近,双手猛地合拢,便有了萤火虫入瓮。而夏日的夜晚,因为萤火虫的点缀,也变得活色生香。
 
盛夏绿云
 
  盛夏时的乡间有一种云,翠绿翠绿的。
  老宅一带,别说住人,就连经过的,也很少的。于喧嚣中,显出一份独特的幽静。房子周围,种着两棵树。从年龄上说,这两棵树,与老宅经历的岁月,一样长。自从老宅建好后,树也同时种下。如今,大概也有三四十年的树龄了。
  入春后,点点新绿从枝丫上冒起。老房子的四周,便有了嫩绿的色彩。到了盛夏,这绿显得更加张扬,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如同一大片绿云,笼罩在老房子的上空。这绿云,来自于围绕着老宅的两棵老树。也唯有这样的树,到了溽夏才能产生浓绿的云。
  每次回到老宅,在屋顶的时光,总多于在屋子里。特别是下过雨,两棵老树的绿叶,泛着油亮的光。对于两棵老树,我们从不曾修剪。于是,这么多年来,枝枝蔓蔓,一团团翠绿的“云”,漂浮在房子的上空。
  夏日的午后,站在屋顶上仰视,这些绿云,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
  绿云下的时光,是悠闲惬意的。没有压力,没有人情冷暖。搬一套小桌椅,沏一盏清茶,人在绿云下,抬眼看郁郁葱葱,侧耳听鸟鸣莺啼;往下看,亦是清清静静的一片世界。于是,恍惚间,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如今,城市日益被钢筋水泥包围,这样的绿云算得上是一种奢侈。不需要费心设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最好的工匠。需要的,仅仅是一颗能沉淀下来的心。
  年少时,哪懂得这样的意韵?那时,一心向往着喧嚣与浮华,总想着领略外面世界的风光。而如今,静下心来品味,才发现这或许就是骨子里一直追求的格调。
  很多人,关于家的记忆中,总有着那么一片令人魂牵梦萦的绿云。这云,是云,也不是。里头承载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风光,更是无尽的思愁。
 
伏天晒酱
 
  乡里人家,一入夏,就得开始“晒酱”。
  大热天晒酱,容易发酵。别小看这坛坛罐罐,可在那个年头,却是农家一年的生计所在。冬来腌菜,夏来晒酱,这一腌一晒,也就占据了农家味蕾的大片阵地。来年,不管是腌菜还是晒酱,可都是饭桌上的重头戏,少不得。
  做酱料的过程,繁琐至极。把黄豆处理好,放进坛子里后,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让坛子放在外头,任太阳曝晒。到了晚上,也不收回来,任由坛子放在外头,沾点露水。隔天,太阳起来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晒酱”。
  那会儿,生活苦,腌菜和晒酱是多数农家的必备之物。哪家的媳妇贤惠,别的不说,光看着晒酱的手艺,就可见分晓。若是连最基本的晒酱都不会,那别说持家了,恐怕要嫁出去,都挺有难度。所以,乡里的姑娘,个个在“晒酱”上,都有自己的绝活儿。
  “晒酱”的过程中,也并非将其晾在外头就算了事。每天清晨,得用长长的木筷子,伸入每个坛子,沿着同一个方向搅拌,才能让发酵均匀。所以,每天清晨,家家户户都飘散出浓浓的酱香,让孩子们就算想多睡会儿,也被这酱香撩拨得不得安宁。
  夏日里晒的,除了黄豆酱,还有山楂酱。
  夏日里的山楂,沉甸甸挂了一树,压弯了枝头。摘点山楂,回来做山楂酱,味道酸甜,开胃下饭。比起黄豆酱,山楂酱做法倒是挺简单。
  把新鲜的山楂洗净后,去蒂去核,切成小丁;接着,将山楂丁倒入锅中,加少量水大火煮开,水量没过山楂即可;加入冰糖,转为小火,用锅铲不停地搅拌,直到锅中的山楂软烂,最后大火把水收干;最后,晾凉晒干,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密封即可。
  伏天晒酱,晒的不仅是口腹之需,还有浓浓的乡里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