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选派“兵校长”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
作者:卯威 时间:2022-07-15 阅读:265
本报讯(通讯员 卯威) 近期以来,为积极营造全民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的良好氛围,从中小学生做起,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国防教育、爱国教育热潮,威宁创新工作手段,选派优秀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担任县域内中小学校“兵校长”,定期开展党史教育、军史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宣讲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向全县中小学生、青少年群体延伸,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推进。
高位推动选派工作。威宁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6月16日由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主持召开威宁县选派“兵校长”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启动会议,高位推动此项工作落实。
严格选派聘用。坚持运用系统“筛”、部门“推”、评审“定”,推动“兵校长”选派工作。坚持政治素质过硬。将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将拥护党的领导,政治过硬、品德优秀、作风正派、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作为首要标准,确保选派“兵校长”思想上合格、确保政治上过硬。坚持能力标准。“兵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每年定期到聘任学校上党史军史课,需要具备熟悉党史军史军事知识、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强、身体健康能持续到学校开展工作等条件。
合理分类施教。明确要根据学校类别不同,“兵校长”在准备课件及课程设置上应有所区别,中小学学校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真挚情感,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增进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县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侧重于用当代军人中涌现出的时代楷模事迹,鼓励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县职业高中、工贸学院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
爱国教育从小抓起。通过现役或退役军人的宣传宣讲,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党的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了解军人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根基,让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革命斗争精神。截至目前,已选派“兵校长”446名,覆盖全县525所中小学,为全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