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7-18

麻乍镇:编织菜篮子 充实钱袋子

作者:马召凤 杜应妮 时间:2022-07-18 阅读:228


 
务工人员采收白萝卜

  本报讯(记者 马召凤 杜应妮) 近日,在麻乍镇戛利村,村民们在萝卜基地种植、采收、运输……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多年以来,麻乍镇以一年一收的农作物为主要产业,土地利用率不高,村民致富难。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几年前,外来企业开始在麻乍镇种植白萝卜,这让村民看到了土地利用的新模式。去年,村民李兴龙鼓起勇气承包了910余亩土地,开始尝试种植白萝卜,把原来一年一种的土地变成了一年三种甚至四种的增收沃土。
  “外来企业到我们这里都能种出萝卜,我们就想要不也试试。”一年的试种,李兴龙的萝卜基地取得了好的收益。这份收益里,得实惠的不仅仅是他,还带动附近村民务工。基地成了村民就近务工的好去处,光是李兴龙的萝卜基地,平均每天就有50余人务工。
  村民马武兵是基地内的工人,负责将采收的萝卜运输到清洗地点。谈起这份工作,马武兵笑着说:“我们两口子都在基地里打工,我负责运输,拉一车萝卜60元,媳妇在基地采收,一天80元。”产业发展让马武兵得到了实惠。
  除稳定的务工收入之外,马武兵夫妻还将家里的15亩土地流转给基地种植萝卜,每亩土地一年流转费用是800元,一年下来仅土地流转费用就有1.2万元左右。“无论从收入上还是照顾家庭上,在基地务工都很满意。”马武兵说。
  今年,李兴龙的萝卜基地迎来大丰收的同时,也收获了大订单。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和基地签订了4000吨的萝卜收购订单。“这里的萝卜品质好,口感脆,我们拉到市场上很好卖。”该公司工作人员喻伟说,从威宁发出的萝卜,第二天凌晨就会进入湖南、四川、重庆等地的批发市场,不到天亮就会售空。
  产业创新,蔬菜富农。今年,该镇以坝区为依托,在戛利坪子、箐岩和岩格村集中连片发展蔬菜种植,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当地1200余人就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