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山街道: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
作者:赵英丽 时间:2022-07-20 阅读:261

雄山街道组织搬迁群众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在威宁,夏夜凉风习习。走进雄山街道平山社区福康馨区,整洁干净的道路、停放有序的车辆、清新漂亮的宣传文化栏、长椅上唠嗑的老人、在草坪上嬉戏的孩童、文化舞台前律动的广场舞……呈现出一派安宁和谐的景象。
“现在的生活真不错,居住的环境很好,我们有困难去找社区,社区干部第一时间就帮我们解决。”正在跳广场舞的搬迁群众祖琴会笑着说。
祖琴会告诉笔者,搬迁到县城生活环境好了,生活很方便,看到城里人晚上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自己也想学,可是苦于没人教,向社区反映了这一情况后,社区干部就请人来教授有学习意愿的群众,同时还积极对接街道为搬迁群众修建了文化大舞台。
“收到群众的诉求后,我们及时将情况反映给社区、街道,通过研究,街道决定成立社区文化小分队,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在带领大家跳舞的社区文化小分队队长邓丽红说。
近年来,雄山街道因地制宜,在各搬迁小区合理规划设置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新时代文明讲习所、“四点半”爱心课堂等文化活动场所并配置相关设施设备,打造社区文化前沿阵地。同时,建成多功能运动场、篮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安装健身器材,满足群众日常健身需求。持续开展感恩教育、法治教育、技能培训,全面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促进搬迁群众顺利融入社区新生活。
晚饭后在广场上散步的搬迁群众费洪德告诉笔者,“今天的幸福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以前在老家,5天才赶集一次,买点生活用品要去很远的集镇,如今小区超市里啥都有。公交车站就在小区门口,走哪里都方便。”
雄山街道为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民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始终坚持以“五抓五促”为抓手,规范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完善就医就学、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配套,为搬迁群众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实体化运行与智慧小区管理平台精细化服务一体推进,逐步实现居民小事不出楼栋,一般问题不出社区,特殊困难不出街道的“三不出”目标。深入实施技能培训拉动、岗位开发促动、社区车间推动、创业服务带动的就业增收“四动工程”,实现劳动力就业2867人,消除“零就业”家庭,综合就业率达91.7%。
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载体,开展感恩教育活动36场4684人次、文化服务志愿活动12场784人次、普法教育活动9场365人次、“书香社区”阅读活动15场654人次。制定社区居民公约,设置社区家庭卫生“红黑榜”,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不断推进“党建+”基层治理模式,完善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建设,按照引领社区建设、引领基层治理、引领服务群众标准打造“平山党建综合体”品牌。党支部带头领办集体合作社,开展建材、五金销售业务,树立自主创业典范,结成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