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7-22

威宁:旅游资源蓄势待发

作者: 时间:2022-07-22 阅读:303


   本报讯 近年来,威宁县大力实施草海综合治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立体交通布局、积极培育人文环境,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草海风光更加靓丽多彩。实施退耕还湖、拆房复土、污水处理、禁止放牧、北坡治理、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湖光山色、水草丰茂、鱼虾成群、鸟语花香成了现在草海风光的真实写照。健身道、凉亭、观景台、绿化美化的山体、一路低吟的人工山泉让荒芜的草海北坡变得更加生机无限:春天鸟语花香、夏季绿意盎然、秋天彩页满坡、冬天粉妆玉砌,北坡景致与草海风光交相辉映,更加美丽动人。如今,草海成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康养、运动健身的好去处。
  民族文化更加丰富绚烂。千年多元民族文化发展,积淀了厚重的独特文化,一年一度的彝族年、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苗族花山节等隆重节日,彝、回、苗等民族文化竞相争辉,再现各族人民勤劳、勇敢、朴实和向往、追求、历史、传说等文化,彰显各民族文化绿色、本色、特色,传承和发展民族语言、民族舞蹈、民族文化,推动多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百花齐放”,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
  旅游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明珠”草海、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山地天然草场白草坪、“最神奇的东方峡谷”牛栏江大峡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东方金字塔”彝族向天坟、“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中水遗址、“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石门坎、千年古刹上帝庙、彝族古寨板底等名胜古迹和厚重的彝族“撮泰吉”旅游文化、回族“花儿”歌舞文化、苗族芦笙舞文化、马铃薯旅游文化等,为游客提供“看点”。经过境内的毕威高速、都香高速、威宣高速、内昆铁路,加速构建的“136”立体交通体系,方便游客出行。(县政府办综合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