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7-25

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团队赴炉山镇 民乐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作者:胡彬彬 李涛 潘雨龙 时间:2022-07-25 阅读:451


   本报讯(通讯员 胡彬彬 李涛 潘雨龙) 7月17日,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团队赴炉山镇民乐村开展2022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团队紧紧围绕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宗旨,结合队员专业特色,针对民乐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
  针对留守老人,服务队以威宁乡村振兴局(扶贫办)联合威宁仁和医院到村里开展的“白内障复明工程医疗下乡免费筛查公益活动”为契机,积极协助开展老年人医疗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通过与老人拉家常、“摆龙门阵”,帮助老年人正视生理上的不适,排解他们的孤独情绪,为他们带去精神上的抚慰。同时,为了丰富民乐村妇女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艺术修养,服务队还开展了“巧手人生·茶园织梦”手工艺品技能培训活动。通过精心准备的毛线、钩针和各种精巧的手工样本,极大地吸引了民乐村女同胞们的兴趣,主动来到村公所地参加活动。不仅让女同胞们体会到了动手创作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还在互动交流中扩大了她们的交际圈,更是弘扬了邻里友爱、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针对学龄儿童,志愿者们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开展“推普助力”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朗诵诗歌、绕口令游戏、经典歌曲传唱来提升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水平。在诗歌朗诵中,孩子们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调体会古诗词的优美;在绕口令游戏中,孩子们在犯错后的捧腹大笑中感受普通话的乐趣;在经典歌曲《少年中国说》的传唱中,孩子们被气势恢弘的歌词激发出昂扬的壮志……
  此次“送文化下乡”实践活动受到民乐村村民一致好评。民乐村支部书记文锋书记说:“这次大学生带着知识文化下乡的活动搞得非常好,村民们很欢迎,孩子们也受益匪浅。既解决了假期孩子们无人监管的大难题,减少了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为基础较为薄弱的乡村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大学生们跟村民们的交流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很大一部分人,提升他们对文化的认识、对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乐村和谐乡村、文明乡风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