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8-03

威宁利用民间文学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陈波 时间:2022-08-03 阅读:276


   本报讯(通讯员 陈波) 近年来,开华街道北镇小学在《毕节民间文学在新时期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的引领下,积极开展民间故事搜集活动,将威宁民间故事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内容挖掘整理出来,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在促进广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施加影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悉,毕节地处云贵川三省通衢,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居的地方,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七星关故事《月亮岩的传说》讲清朝末年,国衰民苦,许多洋人来到中国来搜刮和抢劫奇珍异宝,撒拉溪的吴公公家就被洋人扮作货郎客,把宝驹换走,追也追不回来;黔西谚语“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锅里有,碗里才有”正是“国泰”才有“民安”的真实写照;威宁山歌《人人唱歌夸政策》:“天上星宿排队排,人人唱歌夸政策,句句唱出心里话,自自然然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