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三个坚持”加快实施牛羊强县战略
作者:张海 马关响 时间:2022-08-04 阅读:348
牛羊产业是省、市、县十二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威宁作为全省最大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县,享有“畜牧之乡”美誉,土地广袤,草山草坡面积广阔,是养殖的天然牧场,农户养殖历史悠久,家家有养殖历史,人人有养殖技术。
近年来,威宁按照“提速转型、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推进“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单纯养殖向产加销全产业链发展转变、牛羊大县向牛羊强县转变”的“三提三转”发展思路,奋力推动威宁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坚持党建聚力 高效推动支部领办
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列》,扎实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牛羊养殖产业,强化乡镇统筹指导,突出村支书挂帅、村“两委”带头、党员示范,在运行管理、要素保障、精细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贫困户、监测户和村集体“两个联结”一起抓,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两个效益”一起要,创新发展模式、释放改革红利、兼顾各方利益。加强队伍培育,大力培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致富带头人,引进一批高学历、能力强的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完善责任机制,压实乡镇(街道)责任,强化部门联动,高效推动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
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之路,“五个着力”破解领办瓶颈(即着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着力破解规模养殖瓶颈、着力破解利益链接瓶颈、着力破解产业融资瓶颈和着力破解产品品牌瓶颈),按照“扩量提质增效”要求,用好用活各类资源,进一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133个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牛羊产业,养殖牛羊共4053头(只),预计年底可实现经营性收入2800余万元;创建示范型家庭牧场和合作社150个。
坚持资源聚拢 不断做大产业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的草山草坡面积320万亩,可放牧牛20万余头;全县有耕地370万亩,其中有160万亩种植玉米,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威宁的养殖承载能力强,养殖市场一直趋于稳定向好,效益突出。威宁还拥有西南最大的乡镇级牛羊交易市场——小海镇牛羊交易市场,每天交易量在1200头以上,交易金额在1500万元左右,养殖销路畅通。
同时,充分发挥贵州黄牛集团威宁SPV公司在扩群增量、降本增效、科技支撑、保险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通过“1+N”的发展模式(即“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1”是贵州黄牛集团威宁SPV公司,“N”是200个以上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和3000户以上养殖大户),推动威宁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加快实施“五五攻坚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年来,威宁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亿元,其中部分资金用来购买能繁母牛5.2万头,共产牛犊7.28万头,增值5.32亿元,实现3.3万户13.9万人的稳定脱贫。全县牛存栏从2016年底的15万头增加到现在的40万头。
坚持体系聚焦 实施牛羊强县战略
脱贫攻坚期间,威宁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资金落实为保障、以提升效益为目标,出台了贫困户养殖能繁母牛奖励扶助政策,按照先建后补、边建边补、以奖代补的方式,结合全县实际,采取一般乡镇1户1万元、极贫乡镇1户1.2万元的补助标准扶持贫困户,指导每户贫困户购买两头能繁母牛,在实现财政扶贫资金精准滴灌的同时,为贫困户找到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发展之路。突出区域性产业发展特色和重点,以家庭农场、养殖大户为基础,采取“合作社+公司+大户+家庭农场”模式,通过“十动措施”(即一村一带动、金融作撬动、奖补来调动、建圈搞促动、饲料做机动、服务保联动、机制促推动、品改抓牵动、防疫强驱动、加工助拉动)加快推进能繁母牛养殖。坚持产业发展“三尊重”(即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切实抓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草储备、市场运作,全面提升组织化程度,采取统一管理、分散饲养的模式,实现“资金使用最安全、因户施策最精准、群众参与最积极、经济效益最突出、扶贫效果最显著”的“五最”效应,有效提高脱贫人口在产业发展中的经营性收入。
今年年,威宁结合实际制定《威宁县2022年牛羊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强化“五个体系”构建(即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养殖组织体系、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体系、饲草饲料和市场营销体系),加快推动全县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培育牛羊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0个、示范型家庭牧场150个、牛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标准化育肥场10个。到年末,实现牛存栏40万头、出栏14万头、肉产量1.91万吨,产值达19.1亿元;羊存栏44.9万只、出栏35万只、肉产量0.65万吨,产值达4.68亿元。
威宁将紧紧围绕“五五攻坚行动”目标,按照“强牛壮马”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壮大牛羊产业有效渠道,认真用好金融扶持政策,通过小额信贷、富民贷、贴息贷等措施支持帮助农户发展。充分利用好有利条件和资源禀赋,把养殖产业做强做大做好,在乡村振兴的产业篇章中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