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8-05

威宁“五个紧盯”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

作者:马灵 时间:2022-08-05 阅读:356


   本报讯(通讯员 马灵) 今年以来,威宁立足优势资源,围绕现代能源和生态特色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抓实工业领域重点工作,全面扣紧扣牢工业发展链条。
  紧盯新能源产业做标杆。今年以来,威宁紧盯清洁能源扩容增值增效,全县上下呈现“白天阳光能发电、昼夜水风可蓄能”和“山上有风车、荒地有光伏、屋顶能发电”的新型能源格局。截止目前,建成并网发电清洁能源项目62个,总装机368万千瓦,累计发电269.34亿度、实现产值139.75亿元,52户规模企业中5户新能源企业产值占比达35%,增加值占比达50%,新增建成5个农业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42万千瓦;新增3个风电项目,装机容量11.2万千瓦;拟建成分布式光伏4.7万千瓦,新能源装机预计达410万千瓦。全力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项目规划容量50万千瓦,预计2023年装机规模达到12万千瓦。将为贵州打造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集群和全国新能源示范基地奠定基础。
  紧盯煤炭产业抓产能。威宁兼并重组后矿井16处,年产能705万吨。目前,有生产矿井2处,年产能135万吨;在建矿井4处,年产能165万吨,稳步提升煤炭产业产能,为新型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后劲。
  紧盯生态特色食品抓提升。依托县域“五大主导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优势,推进荞制品系列、马铃薯等农特产品深加工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紧紧抓住省委办公厅帮扶威宁2022年十件实事之一,引进或就地培育壮大1-2家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助农增收致富。初步筛选威宁太给农业、贵州徐福绍芬火腿等6家企业为高成长企业进行上报推荐。目前有规模以上生态特色食品企业8户,上半年实现产值2.7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
  紧盯大数据产业发展抓融合。推进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推广应用工业软件和工业APP。围绕十大百亿级工业产业,推进“万企融合”工业领域专项行动,申请大数据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贵州领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威宁县蒋凤明苦荞系列食品厂等3家。带动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企业数3户,其中标杆企业1户,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2个,工业融合标杆项目1个,融合示范项目3个。切实补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升通信网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支撑能力,深入实施网络强县战略,截至目前全县建成5G基站919个,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不断提升和完善自然村组的网络覆盖,有效解决群众通信需求。
  紧盯商贸物流建设抓基础。充分用好2020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专项资金,年初建成威宁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累计引进及孵化12家电商企业入驻,培育跨境电商企业1家,带动就业创业100余人。开展直播带货110余场。引进“贵州易至捷公司”(万村互联)入驻,整合县域快递物流资源,建成300余个村级电商及快递物流站点,规划建设5个乡镇级物流站点,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模式,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缩减了快递物流时间,实现了“网货下乡,农产进城 ”双便捷。2022年1-5月,完成网络零售额3088.79万元,同比增长2.79%,完成“一码贵州”农产品销售平台销售额9501.13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