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豆花饭
作者:张兴群 时间:2022-08-05 阅读:289
自从调到外地工作,我回家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每次抽空回家的时候,母亲都会为我准备一碗我最喜欢的豆花,而这碗普通的豆花里,吃出了我儿时的记忆,也吃出了母亲深沉的爱。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吃豆花,要过年过节才有的口福。那时候的农村,经济条件不好,但凡能值上几个钱的东西,都会变卖成钱维持生计。幸运的是,我的母亲不一样,每年收割豆子的时候,她都会跟父亲商量留下一些,父亲只能无可奈何的答应。就这样年复一年,“豆花”成了我儿时最深的记忆。
做豆花并不容易,要经过选豆,泡豆、磨浆、过滤、煮浆、点卤、压制等复杂的过程。但每一次吃豆花的时候,我都不怕过程的繁琐,开心的跟在母亲屁股后面,看着锅里的豆浆渐渐的变成豆花,我就先盛上一碗,放上点盐、蒜和辣椒段,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母亲经常骂我吃饭要“斯文”,但我从未顾及过,思绪完全沉浸在香喷喷的豆花里。
就是这份难得的豆花饭,承载着母亲对我若干的牵挂。每到周五,母亲总是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工作忙不忙,不忙的话早点回家,已经做好了我最爱吃的豆花饭。每次听着电话那头母亲沧桑的声音,她那慈祥的面庞随之闪现在我的眼前,心里五味杂陈般的滋味一涌而上,“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志气突然全无,好想放声大哭,却又没有勇气哭出来,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告诉母亲,我一定回家。
在母亲心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她总是担心着我在外地能不能吃饱、穿暖,身边会不会像儿时一样有许多的玩伴……,可我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记了母亲的牵挂,忘记了母亲亲手为我做的豆花饭,虽然每次都没能吃出儿时的味道,但这份爱比儿时的还深。
“儿行千里母担忧”,每次离别的时候,母亲眼里总含着泪花,她不敢看我,我也不敢看她,直到我的背影渐渐的消失,她才肯蹒跚着回去;这一个个缓间,我却连挥手告别的勇气都没有,我害怕每一次挥手告别都会再次惊动母亲伤感的心,我只能坚强着,默默地走。
我不知道,母亲一次次的伤感是不是我的不孝,可母亲:“生活”与“孝”那能得兼?无论前方的路有多远,我一定记着回家,因为有您的地方才是家,愿您健健康康的陪我一辈子,我永远喜欢您为我做的豆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