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8-16

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访谈

作者: 时间:2022-08-16 阅读:729


 “1+1”访谈
□记者 文旭

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才清
  我有幸列席本次会议,聆听了胡敬斌书记和邓林县长的讲话,学习了两个方案。书记、县长的讲话立意高远、目标明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两个方案结合威宁实际,把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两个方案为威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建五项行动”中的“塑形行动”工作方案,其主要内容与当前正在推进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高度融合,我们将有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推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按照“强化、巩固、拓展、延伸”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做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强力推动每月督查并召开现场推进会,将基层社会治理成效与党政主要领导积分制挂钩,压实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责任,目前41个乡镇(街道)的工作正有序推进。
  下一步,县委政法委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全面推进平安威宁、法治威宁示范创建,为推动威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为毕节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贡献威宁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石门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胡钧溥   
  本次大会是感恩奋进抢抓机遇的大会,脱贫攻坚胜利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持续大力关心支持贵州尤其是毕节的发展,我们满怀感恩之心和拼搏之劲。本次大会决议通过的两个方案,就如何抢抓重大发展机遇,细化了任务,实化了措施,强化了保障,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将大力学习宣传本次大会精神,发扬“五立五干”“四抓四实”工作作风,坚决落实好本次大会精神!
 
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沈曼
  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省委省政府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后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重要的大会。
  大会为威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细化了任务、振奋了精神、鼓舞了信心。同时,对全县各级各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统战部门,我们将聚焦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和这次全会精神,立足本职、主动作为,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作风、更实的干劲,统筹好党政、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着力营造亲清政商环境,创新推进“两个健康”,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凝聚最广泛的智慧和力量,切实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推动威宁高质量发展凝聚统战智慧、贡献统战力量。
 
么站镇统战委员、副镇长马关本
  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的召开,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为推动威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重要的大会。
  作为基层统战干部,我将立足本职、主动作为,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下一步工作中:一是坚持抓好民族宗教工作,一手抓思想政治引导,一手抓打击渗透破坏,不断巩固么站镇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二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单位、学校、商店等公共区域开展巡查整治;大力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储存点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和食品卫生监管,牢牢守住基层“三保”安全底线。三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推进么站镇乡村振兴建设。
  我们将全力学习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抢抓机遇,持续推动么站镇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点。

话发展
□记者 张怡

县教育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功达
  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胡敬斌书记所作的报告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充分彰显了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和不负使命的时代担当。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攻坚行动,让更多的人通过教育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主攻目标,力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树标杆作典范,系统谋划、大胆尝试、勇于创新,高质量推动教育发展。
  一是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和示范性幼儿园创建,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二是实施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中小学资源布局,培育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均衡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协调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三是实施普通高中发展提升工程。进一步扩充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强化普通高中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教育教学品牌,推进普通高中示范特色发展。
  四是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五是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完善职业技能学历培训体系,扎实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作,逐步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
  六是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提升工程。强化教师队伍的补充和培养培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建立起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特色突出、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发展体系,整体提升全县教育发展水平。(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