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8-30

相约在处暑

作者:管淑平 时间:2022-08-30 阅读:237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当暑气溽热的世界开始被凉风轻轻平息,当窗棂外篱笆墙根的蟋蟀的欢鸣一声声拉长,当池塘畔的蛙鸣如雨哼着秋天的乐章,当田野里的稻儿泛香,高粱泛红,玉米泛黄,棉花吐白的时候,我们知道,处暑已在眼前。
  处暑,位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就是这么描述处暑的:“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位于七月之中,一年之半,处暑即出暑,预示着暑热将尽,秋天的真正开始。如果说先前的立秋只是秋天的一个索引,那么即将而来的处暑则如序幕一样,将秋日光景一一拉开。
  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气候。从立秋到处暑,秋之爽朗可谓立竿见影。在北方,立秋不久,风已轻轻,雨已柔润,倘若你在早晨出门时,留心路旁的花木,定会发现它们的叶儿上还有浅浅的一层白雾。此时的风,就如同闲卧藤椅的老人轻摇着小扇一样,幅度虽不大,但却已然能感受其中的微凉了,微微地驱散着暑热,如涓涓之泉流,让人身心俱明朗。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有这般悠然而舒畅的气候,此时的南方依然余热未消。“处暑天还暑,犹似秋老虎。”这是民谚中对处暑的记录,直观而形象。午热、晨凉、夜微冷的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宋人范成大也曾写过相关的诗句:“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境似潮来。”他就把暑热当作了敌寇,希望天气能尽快地凉爽下来,为时光按下一个轻松的“快捷键”,即使加速衰老也在所不惜。这种心情看起来确实有些矛盾,但身处于冷热交替的处暑时节,也就成为了一种常态,因此也能很好地理解他那种两难的境地。而在《养生论》里,我们则更能读到一种朴实的告诫意味来,据文载:“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提醒着人们不要贪恋一时的凉爽,而令身体负累不已。
  处暑,也是收获的序幕。在处暑三候中就有很好的记录:“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不难发现,时序到了处暑,老鹰开始捕猎鸟类,万物开始凋零。而第三候中的“禾乃登”,指的就是像黍、稷、稻、粱等农作物随着处暑的到来也即将成熟。在南方,稻谷、红薯、甘蔗、菱角通常是优先拉开丰收的序幕的,而我所在的北方,到了这几天,田里的高粱也变得红而饱满,更不用说那金黄圆润而爽口的玉米了。你总能从那憨厚的一个个玉米棒里,一颗颗玉米粒儿里寻觅到一种纯朴与满足,那正是农人们一个个朴素愿望的凝聚。
  每每到了处暑,才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一种收获的喜悦和知足的快乐。不论是物候的变化,还是我们生活的节奏,随着处暑的展开,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我们也终会在期待着的喜悦里将迎来新的面貌。就让我们从容洒脱地走向处暑、走向秋天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