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8-31

威宁:打好防汛抗旱“组合拳” 全力以赴保民生

作者:朱玉敏 时间:2022-08-31 阅读:337


   今年以来,威宁县先后出现了低温阴雨、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等气象灾害,同时,近期我县天气又持续保持高温晴热,旱情趋势逐步抬头,为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运行,威宁县打出防汛抗旱“组合拳”,全力以赴保生产保民生。
     
  严密防范应对,积极打好防旱抗旱主动战
 
  层层部署推动,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充分认识加强蓄水保水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防大旱、抗大旱”的极限思维和底线思维,提高抗旱减灾的政治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面从严落实落细蓄水保水工作措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目前累计投入抗旱人数78人,投入资金6万元。通过延伸水利工程管网4km,解决秀水镇临时饮水困难人口累计296人,牲畜累计321头。通过拉水送水的方式实施应急供水。出动送水车20辆,解决临时饮水困难人口839人;其中海拉镇出动送水车4辆,解决临时饮水困难人口281人;黑土河镇镇出动送水车11辆,解决临时饮水困难人口507人;秀水镇出动送水车5辆,解决临时饮水困难人口51人,牲畜20头。
  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旱情准备工作。积极主动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变化,及时主动调查了解辖区内受灾基本情况。主要对水库、山塘、水窖、水池等蓄水设施及江河溪沟断流等情况加强旱情的统计报送,及时收集旱情信息,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将有关信息及采取的措施统计上报有关部门。2022年8月初以来自治县水务局等单位重点调度排查水库、山塘等工程蓄水情况,进一步强化蓄水保水,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于2022年8月中旬组织人员赴中水镇、迤那镇、牛棚镇、海拉镇等实际调研旱情情况及原因,针对问题逐一提出相关指导意见和作出有关安排部署。适时调度杨湾桥水库及小米水库向威宁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情况,威宁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情况总体良好。
 
  “八抓一压”全力做好“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压实防汛减灾工作责任。落实32座水库“三个责任人”(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坝责任人)、21座小水电站“三个责任人”(防汛行政责任人、安全监管责任人和安全生产及防汛安全责任人)、385处山洪灾害易发区“三个负责人”(行政负责人、监测负责人和转移负责人),积极督促各责任人严格落实好责任。
  抓好应急抢险物资准备。组建96人应急抢险队,储备防汛袋10万条、发电机23台(套)、抽水机104台(套)、防汛抢险应急包5套、救生衣150件、防寒雨衣156套等防汛物资。各在建水利工程、重点险工险段、重要水库均按要求储备了相应的应急抢险物资。
  抓好隐患问题排查整改。组织6个检查组,对全县范围内39座水库、21座小水电站,重点河道、重点山塘、堤防、闸坝等以及在建水利工程进行汛期安全检查。截至目前,查出隐患36处,已全部整改完成。
  抓好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对已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和调度运用计划进行修编,并对水库大坝实行每日1巡查。督促在建骨干水源工程施工单位编制度汛方案,并组织开展赖子河水库、清河水库等在建骨干水源工程防汛应急演练工作。
  抓好山洪灾害防御监测。山洪灾害防御监测系统维护单位24小时做好修护管理工作,确保全县山洪灾害防御系统中31个雨水情监测站、15个视频(图像)监测站、17座水库大坝图像正常运行。
  抓好小水电站管理。组织全县21家小水电站业主召开小水电安全生产工作和汛前、汛期检查工作会议6次,强化各电站业主安全生产管理。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发现风险隐患14处,已督促电站业主整改完成。
  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制定北门河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成立防汛度汛工作统筹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3个抢险救援工作突击小组、1个物资供应后勤保障小组,全力确保北门河安全度汛,发挥排涝作用。
  抓好河流河道管理。积极做好河流河道管理管护,今年以来完成2处河道水毁修复工程(二塘河东风段水毁修复工程、金钟镇冒水小河河堤水毁修复工程),正在开展5个水毁修复项目(龙场镇营田村疙瘩营小河水毁修复工程、盐仓镇可界村三岔河水毁修复工程、威宁县安丹河哲觉镇马桑林段堤防加固工程、哲觉镇瓦渣河红松村段水毁修复工程、金钟镇冒水小河水毁修复工程)前期工作。
  抓好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制度,由县水务局班子成员带岗,每天安排2名职工值班,确保汛期24小时有人值守。加强防汛调度,每天抽查5个以上乡镇,5座以上水库、水电站、山塘“三个责任人”,5处以上山洪灾害易发区“三个负责人”值班值守情况。截至目前,累计调度乡镇(街道)480个、调度水库水电站905座次、调度山洪灾害危险区域5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