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作者:李育蒙 时间:2022-09-01 阅读:224
热了这么久,终于在天亮的时候,下了一点小雨。这处暑时节的雨,多多少少让人有点盼头。农谚说的好,“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处暑时节下雨,对于作物收成是大有益处的。
说到处暑,这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了,也是二十四节气里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也就意味着暑天即将结束,天气要转凉了,但是秋老虎的余威还在,天气还是会比较热。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处暑有三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对于农事来说,最关注的莫过于“禾乃登”,也就意味着进入了收获时节,农事要开始“抢收抢晒”了。这个时候往往伴随着高温,甚至会有些雨水,高温雨水下的抢收抢晒,颇有一点与老天抢时间的味道。但无论天气如何多变,无论全身多少汗水,为了那谷满仓,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一般这个时候,我都喜欢去郊区或者乡下走一走。微风吹拂的田野,到处一派五谷丰登的景象,生活的富足写在每位辛勤劳作的农民脸上。“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那旺盛的景象,无不在诉说着岁月静好,无不在上演着舌尖上的幸福。
想起小时候,这个季节我也会投入到劳动大军之中。大人们早出晚归,孩子们也被赋予重任。在田间地头绘就的繁忙耕作图中,打稻机轰轰作响,大人们踩着打稻机,双手不停的转动,孩子们则抱着一捆一捆刚割下的谷穗递入大人手中。一担一担的稻谷挑往晒谷场,打稻机停了,大人们又开始割谷穗,孩子们则被派往晒谷场去赶虫鸟。整个场景,虽然忙碌但不杂乱,每个人都有分工,每个人对稻田都有贡献,这是一年中幸福的欢快曲目。
处暑的夜晚,割完稻谷的田野,偶有星星点缀。农田依旧不会安静。父母亲披星戴月忙着在农田收尾,孩子们则坐在田间憧憬着星空。这是我曾经经历过的生活,现在想想虽然单调,但是单纯;虽然枯燥,但不乏味。以至于到现在,我依旧向往那割完稻谷的田野,那处暑下的星空,那望着星空憧憬的童年。
其实那个时候,对于处暑“禾乃登”的认知或许比现在更真切,现在离开土地,对于“禾乃登”的感受已经没有从前那么深了,但依然感知父辈们对自然、对时节、对劳动的敬畏。
傍晚,在公园里散步。早上下过雨的天气,会掠过一丝微凉。花依旧开得茂盛,蛐蛐依旧在高歌,整个时节看不到丝毫的凋蔽之气。
这处暑真算得上好时节,天不热了,大地生机依旧,处处透着丰收的美好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