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9-02

雪山镇谢家村:苹果 “幸福产业”提升幸福感 甜了果农心

作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时间:2022-09-02 阅读:262


 
村民采摘苹果


  这几年,因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果农谢愧的收入逐年增加。
  眼下,中秋将至,谢愧和雪山镇谢家村其他村民一样,起了个大早,采摘最新鲜的苹果到集市上去售卖。
  “你的12块““这袋8块”“稍等一下给你称”“大小一个价,喜欢自己挑喽”……不一会儿,苹果就被抢购一空。
  谢家村全村903户,主要种植苹果、烤烟、马铃薯、辣椒等农作物。苹果是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种。
  “通过实施苹果种植适宜区域全覆盖战略,现在全村规划区已经全部种满苹果,共2万余亩,已挂果的有8000余亩。”村党支部书记张光泽说。
  苹果是谢家村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是谢愧家多年来的主要收入来源。他告诉记者,他家果子销售好的秘诀是:种类多、品质优、分类销。
  因为性格开朗直爽,喜欢研究新鲜事物,在种植过程中,谢愧总喜欢“突破”。
  “苹果、梨、李子,我都种得有,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要善于尝试,只要有新品种我都会引进种植,有时候还会试着自己嫁接。”聊及种植水果,谢愧很自信。
  现在,他家果林里仅苹果就有10多个品种。
  不仅有熟练的技术,在销售水果上,谢愧同样经验丰富,“当地人不在乎外表,小个头的低价卖,不浪费。外销的就选个大漂亮的,卖得起价,收入高。”
   20多年的种植经验,谢愧一路摸爬滚打,已然成为专家,种植出来的水果在村里数一数二的好,周边地区的客户喜欢上门采摘,不愁销。
  今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村民开始学习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销售。
  谢愧第一时间加入网销队伍,“果子一上网就有人买,比我预料的好,其中有很多都是之前上门购买过的客户。”
  “订单多,也要保证质量,经我手的都是精品,每天现摘现发,数量在5000斤左右。”谢愧说,政府和快递公司把邮寄费谈到了1块钱一斤,比起传统销售方式,省心得多。
  除此之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是谢家村产业兴旺发展的重要原因。
  4年来,该村采取县上扶持、乡镇补助、群众自筹等多种途径,政府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发放浇水、栽种等补助资金,配套建设起果园生产道路、灌溉系统和蓄水池等。
  同时,加强对果农苗木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按照果园标准,组织统一打坑、统一栽种、统一覆膜,推进以苹果为主的农业产业向标准化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村民将重心往苹果产业上靠拢,谢愧家也成立了“谢愧种养殖场”,和威宁昌业种植有限公司、种植大户一同示范带动产业发展。
  苹果种植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产品逐步“走出去”,销往贵阳、昆明、重庆、深圳等地,全村8000亩苹果一年可创收240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苹果成为了村民的“幸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