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街镇:壮大牛产业 “犇”出致富路
作者:邓先敏 李庭 时间:2022-09-05 阅读:319

夏朝国家的家庭牧场
初秋清晨,走进龙街镇村落,沿路的山坡上、道路边随处可见放牛的村民,一条条村、组路通到了家家户户,村民们的楼房周边一所所家庭牧场格外显眼,“哞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
养牛致富,百姓尝到“甜头”
龙街镇中心村作为全镇养牛示范村,目前存栏数1548头,占全镇牛存栏数的13.3%。
中心村夏朝国家里养了12头牛,其中能繁母牛10头,2头育肥牛。其妻子叶海梅谈起养牛,脸上闪烁着自信的神情,“在家里养牛是一条非常不错的出路,赚钱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孩子,比打工划算多了。现在每天要喂两千斤左右的牧草,去年卖了五六头牛,毛收入十五万元左右。”
夏朝国户只是龙街镇养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在龙街镇不胜枚举,对于养牛,中心村的严子云也很有想法。
作为村里的养牛大户,严子云去年养了22头牛,光靠卖牛收入达到10多万元,他家今年喂了10头牛,有9头是能繁母牛,一部分马上产小牛了。严子云乐呵地谈到:“我这里最壮的一头牛有1600多斤,目前正在申请扩大养殖场,等审批成功之后,打算养40头牛。”
支部领航,拓宽“牛”路子
近年来,龙街镇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家庭牧场+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用政策优势、自然优势发展壮大养牛产业,实施养牛示范创建工作。
据了解,龙街镇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采用“721”(在合作社的纯收益中提取70%的资金按集体股、个人股等占股比例向成员进行分配;在合作社分配的纯收益中提取20%的资金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风险防控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经营、弥补亏损;在合作社分配的纯收益中提取 10%的资金作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奖励资金。)分红方式,带动脱贫户增收致富。
目前,已建成龙街社区、营合村、高峰村等七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养殖场。其中,营合村养牛22头;龙街社区养牛20头,其中能繁母牛15头。
创建牧场,发展优质牛
对于家庭牧场的创建,龙街镇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每户两千元的标准,督促农户根据建设标准完成家庭牧场圈舍、化粪池、排污沟等的提升改造,推进粪污综合利用,在发展养牛产业的过程中,兼顾卫生环保。
据统计,龙街镇已在七月底前完成创建了50户家庭牧场,预计9月底完成第二期56户家庭牧场创建,目前全镇牛存栏量11600头。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大发展养牛的政策、技术支持,促使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共同将养牛事业做大做强,力争每年末存栏增长率保持在6%以上。同时,争取各方支持,整合有效资源,规范养殖圈舍,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党建引领、深化改革、组织起来、共同富裕”的原则,聚焦养殖和种植两个重点,全力以赴助农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龙街镇党委书记刘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