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9-13

威宁洋芋大丰收 群众致富有奔头

作者:李云侠 何欢 文旭 赵伟 时间:2022-09-13 阅读:261


 

在基地采挖马铃薯



装运马铃薯



在基地采挖马铃薯

  “哇!1、2、3……13个!13个!我挖到今天的‘洋芋王’了,这一窝起码八九斤!”
  9月7日,在威宁县雪山镇红旗村的雪山镇种销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基地内,400余名工人正热火朝天采挖马铃薯,大家一边忙碌着一边相互比较谁挖的个头大、谁挖的个数多。
  这片马铃薯基地占地1100亩,位于海拔2200多米的灼圃草场。得益于长日照、大温差、沙质土的良好气候和土壤条件,这里种植的马铃薯不仅个头大、表面光滑,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淀粉含量高、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基地负责人管绍刚介绍:“每天我们根据线上线下订单量定量采挖。拖拉机拉到仓库,仓库立刻就组织工人打包装箱往外发,马铃薯品质好,回头客很多,完全不担心销路。”
  合作社共种植4100多亩马铃薯,从今年8月中旬采挖开始,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进来。基地管理员徐勇手机响个不停,大多都是从各处发来的货款订单,“最多的时候一天光线上销售就有两千多箱。”
  说话间,在工人们的锄头下和2台收割机的轰鸣声中,又是一大片马铃薯地被翻挖出来,22台拖拉机马不停蹄地来回运输。“今年气候条件好,马铃薯大丰收,估计产值能达到1500万左右。”管绍刚说。
  马铃薯丰收,不仅合作社有赚头,还带动周边村民增加收入,管绍刚说,采挖期间,一天发放工人工资就要5万多元,一年下来光是工资就要发出去400多万元。
  放眼望去,田地里,有身着太阳纹服饰的彝族群众,有戴着经帽的回族同胞,也有穿着条纹格花裙子的苗族同胞,大家不分你我,边说边笑还不忘手中的活,忙得不亦乐乎。
  威宁自治县素有“南方马铃薯之乡”的美誉,是贵州省马铃薯种薯面积最大的县。马铃薯产业一直是该县主导产业之一,也是该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抓手。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把马铃薯产业做大、把品牌打响,威宁奋力在延伸马铃薯产业链上下功夫,目前已建成150亩优质脱毒种苗研发基地、800亩微型薯繁育基地、10万吨马铃薯种子库、8万平方米马铃薯原原种扩繁温室。引进了中垦薯业、北大荒薯业、中润禾信(海南)等集团公司在威宁开展种薯扩繁和马铃薯加工,不断提升威宁马铃薯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今年,威宁县马铃薯播种面积144余万亩,产量280万吨,产值约38亿元以上,马铃薯产业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增产增收、发家致富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