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供销社:“三个结合”服务“三农”助推群众增收节支
作者:沈光勇 杨光明 时间:2022-09-22 阅读:285
“今年以来,县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持续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指导系统持续深化社有企业改革,推进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多元化、多角度拓展业态。”威宁县供销社主任程宗荣说。
一年来,威宁县供销社以“电商+供应链+新零售”融合发展为示范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优势,以“三个结合”服务“三农”,积极拓展新形势下的营收利润增长点,加快推进社有企业升级转型,助推群众增收节支。
盘活资产促转型 搭建平台谋发展
“改革中,充分利用供销资源资产,整合各方资源,盘活社有资产,力争效益最大化。”程宗荣说。
工作中,通过对直属企业草海食品厂原有的场地和房屋进行提质改造,组建供销社电商产业园,目前已全部投用使用,线上销售正常运营。
整合中通、极兔、顺丰3家快递公司,5家电商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和合作社,9家基层社。
聚合农村电商、物流快递、冷链配送、农产品分拣销售、农村日用工业品下乡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直接服务全县421个贵农网电商服务站和52个基层供销社。
目前,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实力不断增强,更好地服务三农,助农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
2022年,组织销售早熟马铃薯、大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西红柿、辣椒、西兰花以及中药材等各类农产品4100余吨,销售额达1180余万元。
进一步帮助农民减支增收,助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配送农村日用工业品1000万元,派送快递快件2000万票(件),直接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
抓基层固基础 联合合作强服务
“积极拓展业态领域,创新为农服务方式,以农村电商为突破口,推进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服务真正走向农村、走进村组、服务农民。”程宗荣说。
撒豆成兵建站点,连线成网抓整合。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发动起来,才能实现共赢。
工作中,将新建的基层供销社购物中心和14个老区基层供销社进行资源整合,与农业农村局的益农信息社开展合作,进一步完善421个“贵农网”农村电商服务站功能。
强化电商服务站和基层社负责人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夯实电商基层,整合物流快递资源,寻找供货源头,把粮食、食盐、饲料、农村日用品等从厂家直接送达全县421个“贵农网”农村电商服务站,解决农村流通领域“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把合作社和农民生产的马铃薯、“三白”蔬菜、中药材等农产品当“回头货”搭上电商的“快车”送进县城、走入市场、迈向各大电商平台,解决农村流通领域“最先一公里”问题,让农村商品流通更加高效便捷。
聚焦电商引领,搭建销售新渠道。电商是趋势,销售是王道。
工作中,与工商银行贵州分行开展战略合作,开发“草海供销网”,打造成为服务全县各基层社和电商服务站的农村日用工业品供销+互联网电商平台,采用“电商+供应链+新零售”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与工行合作,组织全国100个以上供应厂商、3万个以上品种的农村日用工业品上架,建立了供应链管理系统、门店管理系统、网上商城。
截止目前,培训了67家电商服务站和48家基层社,供应链段已上线的商品SKU超10000个,各基层社和电商服务站可以在“草海供销网”的APP或工农E家收银机上下单,由“草海供销网”统计采购,统一供货,去掉中间环节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通过线上平台整合功能和线下实体服务功能共同发力,将网购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和实体零售“看得见摸得着”的线下体验特点融合发展,实现渠道间的高度协同,使消费者能够从实体店、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不同渠道,获得一致性的品质服务与购物体验。
在服务上,构建了“厂家到我家、地里到碗里”的双向流通渠道,用这种“去中间化”的模式来实现“助农增收、为农节支”的最终目的。
2022年上半年,草海供销网完成交易额共计500余万元,销售饲料、食盐等生活物资600余吨,为覆盖范围的群众节约必要开支50万余元。
新模式开新局 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聚焦社有企业改革,拓展服务业态领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惠民节约机制,通过恢复重建基层组织体系,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实力不断增强。”程宗荣说。
县供销社“电商+供应链+新零售”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强大的议价主体,牢牢掌握了议价主动权,绕过中间代理商,直接与生产厂家进行议价,扭转“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架起一座连接生产和市场的桥梁。
通过新模式,让好产品找到大市场,让好市场找到大基地,着力解决力了农村商品消费流通渠道不畅、经营渠道杂乱无序、产销之间层层代理、物流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假冒伪劣难禁等难题,夺回了商品流通主战场,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步实现了社有企业的升级转型。
2022年上半年,全县社有企业销售额达6800万元,冷链物流业营业额为100.5万元,县及县以下快递、配送营业额57.8万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1285万元。
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土地全托管面积达4840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模达7742亩,基层社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服务质量逐渐提升。
截止目前,威宁县供销社系统已建成县城集中配送中心1个、乡村购物中心、超市等销售终端300个,年销售额可达到2亿元。
回顾过去,成绩裴然。展望未来,风光无限。预计三年,草海供销网和“工农E家”平台将覆盖全县41个乡镇街道和600多个村,形成5至8亿元销售额,直接服务农民将超过30万人。
届时,农村商品流通渠道更加通畅,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商品质量极大保障,农村消费转型升级逐步实现,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