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这个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有“诀窍”
作者: 时间:2022-09-28 阅读:336
平均亩产7000斤 最高亩产达12000斤!
威宁这个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有“诀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周阳 汪瑞梁
金秋9月,正是马铃薯收获的季节。记者在双龙镇凉山社区马铃薯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看到,采收“铁牛”来回穿梭,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工人们将其分拣、装袋。“经过测产,基地最高亩产达6吨,平均亩产3.5吨。”基地负责人虎遵广喜笑颜开,“不仅产量实现翻番,成本还降了将近一半。”
威宁因纬度低、海拔高,夏秋冷凉、昼夜温差大,耕地广阔、气候适宜而成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然而这几年,威宁马铃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后天不足”,因品种单一、种子更新换代慢、种植科技含量不高、机械化程度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产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今年初,威宁组建贵州众果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在凉山社区打造700亩马铃薯现代化示范种植基地,承担起探索威宁马铃薯产业降本提质增产发展的重任。
“我们与毕节市农科所合作,农科所组培威芋5号、威芋7号原原种后,再由基地扩繁。种子更新换代后,你看这薯型,这个头,市场上很受欢迎。”虎遵广说,基地还探索科学合理密植,从一亩地种植2800—3000株加密到每亩地3800—4000株。同时,针对马铃薯不同生长期所需元素进行科学精准施肥,对马铃薯疫病实施绿色防控,绿色防控率达80%。
全程机械化是基地实现降本增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残膜收除、拌种、犁地、播种、植保、采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开着“铁牛”在地块里驰骋的拖拉机手马伟感叹,“全程机械化种植下来,一斤洋芋成本3角左右,而传统种植成本需要5角以上。”
成本降了,市场优势逐渐凸显。“现在我们的马铃薯单价在4角以上就能赚钱,主攻省内市场,便捷的交通不仅节省了运输成本,还能第一时间抢占市场。”虎遵广说。
马铃薯丰收让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马永六羡慕不已,他揩了揩汗水说:“我数了一下,这一亩地光商品薯就收了80多袋,一袋能装100多斤,还不包括做种子的小个马铃薯。过去自己种,顶齐天就是4000斤。”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学昕介绍,为了把马铃薯产业做大、把品牌打响,威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建成150亩优质脱毒马铃薯种研发基地、800亩微型薯繁育基地、10万吨马铃薯种子库、3万平方米马铃薯原原种扩繁温室,同时还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种植。探索发展马铃薯深加工,健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威宁马铃薯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