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10-11

威宁苹果“苹”实力火出圈

作者: 时间:2022-10-11 阅读:268


 全程绿色栽培 果实安全高产
威宁苹果“苹”实力火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金秋,正午阳光依旧热烈。在威宁自治县猴场镇格寨村,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一个个鲜红的苹果缀满枝头,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果香。
  “今年的苹果价格比较好,我们批发出去都是2.7元一斤。”猴场镇印落福地生态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员耿卫华笑着说。他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里透红,只用一会儿的工夫,红彤彤的苹果就装满了一辆“过山车”。
  耿卫华所说的“过山车”其实是今年基地引进的山地轨道运输车,它一次能运载700斤,相当于8个人的运输量,它在提高果农运输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果农采收。“从基地到路边将近500米的山地,运输车12分钟就能完成运输任务,靠人工至少要1个小时。”
  “地里还铺设有滴灌设备,被草盖住了,你们注意别被绊了。”耿卫华继续说,基地引进的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管系统,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远程操控,施肥浇水更为精准和方便。
  行走果园,记者发现脚下还长满了三叶草,就像给果园披上了绿色地毯。合作社负责人杨华说:“种草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以草治草’,改良土壤,它是防除杂草较为理想的方法。”
  “三叶草腐烂后就是最好的肥料,再配合一些粘虫板等物理杀虫设施,从而杜绝了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化学药品,从源头上保证果实的安全。”说罢,杨华随手用树枝刨开一块土壤,轻松地揪出一条蚯蚓。
  “如果土壤里没有了蚯蚓,就说明土壤健康指标已经变得很差了。”杨华说,蚯蚓既能松土,粪便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中和酸性或碱性土壤,适于果树的生长。通过果园土壤的有机质改良果园土壤,使果树吸收更充分营养更好一些,果实整个着色率、含糖量都会有所提高。
  “现在合作社共种植苹果5800余亩,已有1500亩挂果,亩产量控制在4000至5000斤,保证苹果达到最佳品质。”从事苹果种植管护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29年的技术专家杨华对于威宁苹果有着深厚感情,在他看来,苹果亩产量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通过全程绿色栽培管护,实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标才是硬道理。
  杨华先后组建了威宁乌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印落福地生态专业合作社,领办的威宁自治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苹果基地1万余亩,并打造了“杨华苹果”“黔山红”“碳山红”等品牌。
  “我们的苹果现在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其他各大市场,供不应求。”谈及威宁苹果畅销全国的诀窍,杨华得意地说:“健康、好吃就是我们抢占市场的秘密武器。”
  凭借高海拔、低纬度、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的天然优势,威宁种出的苹果外形美观、肉质细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风味浓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全县大力推广绿色栽培技术的大背景下,威宁苹果已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绿色、健康已成为威宁苹果的代名词。
  目前,全县苹果挂果面积约21.36万亩,年产量约18万吨,产值约12亿元,覆盖农户3.9万户1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