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新发:金秋稻黄美如画 田间绘就“丰收图”
作者:周天贵 沈光勇 时间:2022-10-14 阅读:262

金秋稻黄美如画,田间绘就“丰收图”。当下,走进新发乡花园村布依山寨,便走进了布依族人家的“童话世界”。杏黄色墙面的房屋有序地坐落在底拉河河畔,房前梯田式分布的稻田满目金黄,饱满的稻穗迎风摇摆,当地村民往来耕作,怡然自得,展现出一片好“丰”景。
今年以来,新发乡重点实施高标准水田建设,实行“旱地改水田”项目,于6月底完成高标准水田改造300余亩,种植水稻和茭白,现在水稻已进入采收期。
村民罗小珍自花园村实施“旱改水”项目以来,就一直参与其中,如今水稻丰收,跟着采收的她很开心。她说:“自从旱地改水田以来,我每天在种植基地务工,放水、灌田、拔秧、栽秧、收割……工作不累,还有工资收入。”
罗小珍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00元的工钱,看到种植水稻后家乡美如画的风景,她心里美滋滋的。
丰收的喜悦挂满了村民的脸颊,花园村党支部书记王富江撸起袖子,驾驶着收割机徜徉在稻田里,随着机器轰隆声结束,一袋袋稻谷已经装满运输车辆。
“今年4月以来,花园村实施‘旱地改水田’项目,完成标准水田改造100亩,发展种植水稻80亩、茭白20亩。水稻预计亩产1700斤,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王富江说。
除了花园村,宝塔村也是这一次“旱地改水田”项目的受惠点。不同的是,宝塔村种植水稻的区域地势平坦,一块一块的稻田分布明确,站在田间地头放眼一望,稻穗随着微风起伏,银浪翻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宝塔村今年种植水稻110亩、茭白50亩,等水稻全部收完以后,我们准备再种一季蚕豆,提高土地利用率。”宝塔村党支部书记朱恒说。“今年全乡共有7个村实施‘旱地改水田’项目建设,种植水稻230亩、茭白90亩,预计产值近150万元,助力群众增收117万元左右。该项目将原本分散的小块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改造成了连片的大块稻田,降低了管理成本,还有效提升土地品质,促进了农业增产、群众增收。”新发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李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