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10-26

威宁后扶公司: “七个围绕,七个抓好”助力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服务工作

作者:赵英崇 时间:2022-10-26 阅读:1242


   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之策。“十三五”期间,威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及搬迁群众12369户6656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占77.9%,搬迁人口居贵州省第二,县城安置人口居全省第一。搬迁体量大,人口结构十分复杂,搬迁群众入住后过得好不好,怎样才能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能致富”,威宁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于2017年2月组建了威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产业有限公司(简称后扶公司),公司力求做到 “七个围绕、七个抓好”,采取“一管理三服务”(资产管理、物业服务、就业服务、产业服务),认真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期扶持服务工作,为搬迁群众在脱贫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路上作坚强后盾。
 
围绕就业创业,抓好人员培训
 
  为让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后扶公司结合实际注册成立了威宁县易地搬迁就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对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2020年5月以来,学校共开展培训31期2000余人,培训内容涉及家政服务、保健按摩师、缝纫、刺绣、烹饪、保安、护工等。根据就业创业需求,立足新时期,把握新特点,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多方协调争取,加大与园区企业,县内就近企业沟通。围绕企业需求什么就有针对性培训什么。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同时加大对安置点手工帮扶车间引进力度,如刺绣、鞋垫、拖鞋、抱枕、民族服饰、串珠、电子产品、校服生产等大量手工劳动密集型产业。方便解决搬迁群众年龄较大和为在家照顾老人或孩子的群众提供就近就业的渠道,有效增加他们的收入。为确保实现就业全覆盖,威宁县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五个一批”的办法,即:“省内外输送一批、县内园区企业选派一批、公益性专岗解决一批、安置点帮扶车间吸纳一批、自主创业实现一批”,确保实现无零就业家庭,让有劳动力家庭1人以上就业。2021年3月,后扶公司成立了子公司众志劳务公司,劳务公司成立以来,共举行招聘会110场次,发放招聘信息15000余份,有组织对外输送劳动力2500余次到广州、福建、浙江等地务工,劳务派遣300余人次,发放务工交通补贴100余万元。众志劳务公司总经理杨宁说:“下一步公司将与沿海发达地区工厂建立合作关系,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岗位,预计在2023年开发就业岗位10000个,劳务输送3000余人次,有序增加群众收入”。据统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劳动力家庭13089户35693人,已经实现31743人就业,综合就业率达88.9%。
 
围绕资产盘活,抓好效益提升
 
  资产有效盘活并能得到充分转换利用,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期产业扶持的重要保障。后扶公司紧紧围绕“后期产业扶持”为核心,将安置点门面、农贸市场、停车场,政府性资产的管理和运营逐一建立工作台账,采取分类施策,确保国有资产增值增效。适时跟踪服务商铺经营状况,千方百计做好服务工作。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资产管理部按照县有关部门要求,将营业门面、农贸市场摊采取公开招租方式,第一轮全部由搬迁群众有选择性报名竞租,第二轮将剩余部份公开向社会报名竞租,既体现了以为搬迁入住群众服务为主,又体现了社会层面公平性。
  后扶公司共注册资本1亿元,通过近5年的有效运行和盘活,公司资产达14亿元,其中非流动资产7.7亿元,流动资产6.3亿元,固定资产安置点商铺750个,已租出647个,仅2017年实现收益320余万元、摊位租金收益310余万元,改建停车位6417个,仅此一项,预计每年新增收入700余万元。
  “近年来,公司通过寻求项目合作,盘活资产,不断引进外资,经营范围逐步扩大,促进企业效益有效创收,最大限度满足和服务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更好助力于脱贫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产管理部负责人祖维平如是说。
 
围绕后期服务,抓好队伍建设
 
  后期扶持服务离不开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团队,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生活上过得舒心,就要求公司团队每名员工做群众的“贴心人”,致富的“引路人”。为适应现阶段业务拓展需求,公司根据实际发展了3家子公司(威宁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威宁县众志劳务有限公司、威宁县众志保安服务限公司)。目前拥有员工52人,董事会成员4人,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承担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范围内的资产整合管理及经营,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商业门面的管理和经营,坚持市场化原则。盘活资产存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效,对安置点后续相关配套设施进行维护和建设,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做好安置点住户维保修工作和现有消防设施管理维护,确保消防系统运行正常,全力维护搬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公司下设六个职能机构:(1)综合管理部,负责内外协调,上传下达,后勤保障服务,文件处理等。(2)资产管理部,负责安置点资产管理和运营,建立资产管理台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效。(3)人力资源管理部,根据公司业务和发展需求计划,引进优秀适用人才,组织招聘选拔、聘用人才等工作。(4)财务融资部,负责日常财务核算和投融资工作。(5)物业服务部,负责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维修维护,绿化、亮化和保洁,住房维保修,消防设施运营,水电路排污等。(6)工程部,负责项目建设的协调、安全、工程造价及资料收集整理等。各职能机构尽职履职,发挥了各自在工作中优势,为易地扶贫搬迁后期产业扶持添砖加瓦。后扶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袁永江说:“我们将加大员工管理,强化员工培训,引进优秀人才,制定切实可行考核措施,增强员工干事创业激情,更好服务于搬迁入住群众”。
 
围绕后续项目,抓好创业带动
 
  为了更好做实后期产业扶持服务工作,近年来,后扶公司积极作为,主动争取项目实施,谋划项目19个,总投资9500余万元,现已完成13个,完成投资3711余万元,自筹项目6个,投资140余万元,争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5800余万元,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有事做,能致富,住得稳”。一是抓利民便民项目,为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更好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公司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在六个安置点,修建(改建)平价农贸市场,让500余户搬迁群众实现自主创业,为1000余名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平台,户均每年可望增收3万元左右,设置摊位500余个,500余户搬迁群众租赁商铺,带动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经营项目涉及超市、蔬菜水果、小吃餐饮、肉食品、农用产品、百货等,即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又实现了多渠道就业。二是抓基础配套项目落地,充分利用中央脱贫攻坚补短综合财力补助资金近3亿元,实施了农贸市场及配套建设项目,帮扶车间建设项目,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婚庆场所建设项目,“青少年之家、儿童之家、老年之家”三家建设项目,仅帮扶车间,可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近1000余人在帮扶车间实现就近就业。三是抓企业引进落地,为更好帮助搬迁群众有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公司多渠道引进企业落地,并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让企业安心入住和发展,目前已引进帮扶车间4个,有效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刘烨泉说:“做实公司项目规划,紧盯现有项目落地,确保安置点实施的每个项目发挥效应,让搬迁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围绕安全稳定,抓好问题整改
 
  安全与稳定关系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的每个环节,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是后扶公司物业服务部职责所在。工作上涉及消防安全,用水、用电、用煤气,电动车、摩托车、帮扶车间安全、住户维保修问题等。为快速掌握问题线索,后扶公司专门设立了物业服务部,安装服务热线电话,便于及时了解问题来源,有针对性地选派专人现场处理,与有资质的电梯维保修公司签订电梯维保合同,确保居住高层搬迁群众出行方便。一是结合安置点所在社区抓问题排查和整改,目前共排查各类问题269个,整改完成269个,共投入整改资金260余万元;二是抓宣传引导,配合社区共召开群众会21场(次),20000余人次受教育,发放安全资料15000余份;三是抓部门联动,后扶公司、街道、社区、消防部门、生态移民、住建等部门,深入各安置点开展综合排查整治工作,为搬迁群居住提供了一个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四是抓隐患整治,搬迁群众迁出地来自边远山区,缺乏一定安全意识,时常存在楼道间乱停摩托车,电动车,阳台上乱堆积易燃物,“飞线充电”,消防通道乱停车等现象。公司明确人员配合社区采取常态化巡查,发现一起及时现场整改一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搬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司物业服务部经理杨传平说:“物业服务管理重在平时,关键是问题线索找的准,处理的及时,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有序,让群众过的放心,住得安心”。
 
围绕服务热线,抓好维修维护
 
  针对搬迁群众入住后涉及的水、电、房屋开裂、下水道堵塞等困扰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问题,公司设置专门服务热线,方便群众遇问题及时得到反映,有效解决问题。为抓实此项民生工作,公司方式是采取灵活多样,一是抓值班值守,由专人24小时轮回值班,专门负责接听热线电话,并认真做好记录。二是抓台账建立,将电话反映的问题按类别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办结时限,做到限时办结。三是抓问题办理,将收集到的问题线索,按问题属性组建多个维修专班,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准确快速上门服务。四是抓民意回访,对已维修的各类反馈问题,公司明确专人定期入户回访,看问题是否办结,质量是否过关,群众是否满意。对问题较大的,经公司组织专门队伍现场核查后,会商解决方案,制定解决的路径和办法,让问题得以解决,让群众满意为止。家住开华家园的管庆国说:“自己入住不久,就发现客厅、卫生间、阳台、厨房漏水严重,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物业服务部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认真排查,找出问题所在,快速处理完毕,感谢他们的付出让我们安心入住”。
  三年来,公司已为入住群众在水、电、厨房维修、卫生间、下水道、照明等问题处理1500余件。投入经费550余万元,疏通公共各类管道27处,更换(加固)护栏12处,及时解救电梯被困人员107人次,处理房屋漏水218处,为搬迁群众交纳当年入住水电费1000余万元,支付物业费服务费1100万余元,确保搬迁群众入住后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围绕基层党建,抓好战斗堡垒
 
  抓牢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服务于当前工作,服务于广大搬迁群众是后扶公司一以贯之的宗旨。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发展,以发展促壮大。目前后扶公司有中共正式党员7名,吸纳入党积极分子3名,列为发展对象5名。支部成立以来,在建章立制上重点围绕制度建设抓落实,一是狠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制定了《后扶公司党支部工作规则》、《后扶公司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后扶公司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完成支部书记上党课,按时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二是狠抓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支部始终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党员同志读原著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狠抓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一主题。组织党员到革命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目前已组织党员干部对8个安置点走访困难群众1100户,将走访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工作台帐、组建专班、明确责任人、限定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按时整改完成。目前已发现问题59个,整改落实59个。四是狠抓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干部业务水平,公司制定了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严格上下班制,明确工作责任,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相对滞后的2名员工在大会上进行通报,用身边人说身边事作为警示教育案例,持续释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
  “下一步工作中,后扶公司将紧紧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展开订单式培训;围绕省外转移就业,展开输出培训;围绕产业基地,展开适用技能培训;围绕群众所求,展开问题整改;围绕资产盘活,展开项目实施;围绕公共设施,展开基础建设;围绕后续扶持,展开帮扶保障,全力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作坚强后盾,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和归属感。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威表示。
  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服务,是对搬迁群众搬迁入住后的一项经常性开展的工作,只有在强企业增效益、重服务解民忧、促就业增收入、抓稳定保平安上狠下功夫,才能让搬迁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最终达到五个起来,即:“后扶企业强起来,国有资产活起来,优秀人才多起来,为民服务优起来,搬迁群众富起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