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仕贵:牧场牛儿壮 幸福生活美
作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时间:2022-10-28 阅读:164
10月16日清早,管仕贵在给圈里的牛添加好饲草,打扫完圈舍内外的卫生后,回到家和家人一起,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管仕贵家住雪山镇雪山社区,他家曾是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产业扶持资金和特惠贷资金的支持下,他购买了几头能繁母牛开始发展养殖业,随后还加入了社区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从圈舍修建到品种选择与改良、防疫、销售等方面都享受跟踪服务,最大程度降低养殖风险。吃下了“定心丸”的管仕贵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成了社区的养牛大户。
当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时,管仕贵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产业发展好了,我们才能致富。报告里明确支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我心里就更踏实了。现在我一年能养殖20多头牛,正常情况下能卖14头左右,毛收入有30万元。”
管仕贵的家庭牧场目前设施齐备,配套建设了化粪池、草料房等。圈舍里,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挂了一块黄色牌子,牌子上印有“黄牛集团”以及英文和阿拉伯数字。“这是牛的‘身份证’,我的牛都购买了保险,贵州黄牛集团承诺保底收购。希望在好政策的帮助下,未来能进一步完善我的家庭牧场,提升产业效益。”管仕贵说。
近年来,威宁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引导农户转变庭院养殖方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我们社区有401户中就有372户养牛的,建设标准化家庭牧场53个。”雪山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章俊说,依靠养牛,社区有7成人家买了车。“以前割草喂牛靠人背,现在好多人家的越野车后备箱里装的都是草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实现产业富民,是我肩负的使命。”李章俊说,他将和其他社区干部群众一起,继续完善“党支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发产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