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镇:苹果丰收采摘忙 硕果盈枝促增收
作者:罗纱 彭凯 周阳 时间:2022-11-10 阅读:193


务工群众选装苹果
近年来,猴场镇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苹果产业,不断改良品种,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管理模式,促进苹果产业向现代果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立冬前后,万物进入休养生息状态,气候也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渐变。猴场镇格寨村苹果基地里,苹果树整齐排列,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果香。果农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苹果,采摘、搬运、分拣,大家分工明确又配合默契,干得热火朝天,一幅美丽的农忙丰收画卷在田间缓缓打开。
据威宁县乌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杨华介绍,格寨村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统一规划种植苹果,现种植苹果5200余亩。
基地里,果树上长满诱人的果实,树下长满了三叶草,小小的三叶草,在这里却有大作用。在果树的株行间种植绿色草本覆盖植物,形成一个小型生物链,有利于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我们种植苹果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采用种草生草覆草这种方式进行耕作,坚决不施用除草剂,不施用农药。”杨华说,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健康,苹果的品质才会得到保障,产量也才会稳定。
杨华先后组建了威宁乌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印落福地生态专业合作社,在猴场镇种植苹果5000余亩,致力于打造威宁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目前,基地产出的“黔山红”“碳山红”等威宁苹果已成为品牌,健康、好吃、绿色的“杨华苹果”成为抢占市场的“秘密武器”。
“现在挂果的有1200亩左右,主要销往广州、北京、上海、湖南、河南以及周边的市场。”杨华说,未来打算加强管理,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苹果种植基地的建成与稳步发展,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基地里面干了10年了,一开始来的时候就是垒土,后面学着拉枝剪枝、套袋疏果,给苹果分级。”猴场镇发纠村村民马稳珍已经是基地的老员工了,每个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出门就上班,生活是越过越舒坦。
依托当地区位、气候优势,杨华通过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苹果以及其他经济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转变群众思想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山地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