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底乡:支部引领强产业 党建助力促振兴
作者:赵庆能 刘步 时间:2022-11-11 阅读:262

饲养员喂牛场景
近日,走进板底乡曙光村党支部领办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九组养牛场内,一排排新建的牛棚整齐划一,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在养牛场务工的卯碑仕一早起来就忙着打扫卫生,准备草料喂牛。
“以前我四处奔波当泥水工,每天很辛苦,工资也不高,工作也不稳定。现在养牛场务工,每天负责喂牛、处理草料、打扫卫生,一个月工资5000多,很满足了。”卯碑仕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儿,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该养牛场投资380余万元,今年刚投入使用,共建有69个牛舍,其中16个为合作社经营,53个分给村里养牛的群众使用,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为目标,积极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发挥企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村里的养殖户到养牛场发展养殖产业的积极性,为群众提供养殖场地、技术指导、销售等服务,有效解决散户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曙光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村社共建理念,深入打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021年以来共争取上级资金580余万元,新建集中养殖场2个。通过合作社大力发展带动效应、示范效应,辐射全村,优化了传统的养殖模式,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毕节市委巡察办派驻板底乡曙光村第一书记禄宗翰说。
该合作社另一个养牛场位于曙光村一组。记者走进养牛场,一摞摞打包好储存过冬的青贮饲料堆如小山,120余头膘肥体壮的黄牛在悠闲地吃着草料。该养牛场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后,引入第三方经营主体,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经营,吸收群众务工、收购群众闲置玉米杆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板底乡境内百草坪等天然草场面积广袤,群众养牛历史悠久。近年来,该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因地制宜扩大养殖力度和规模,助推全镇养牛产业的发展。目前,全乡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8个,养殖规模在3600头左右,加上群众自养,规模达到1万余头,户均达到6头以上。
“板底乡将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及县委政府‘强牛壮马、稳粮稳菜、保果保烟’产业发展思路,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发展肉牛养殖,努力实现全乡户均10头以上的养殖目标,多渠道、多方式拓展村级集体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板底乡宣传委员、副乡长禄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