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畅通渠道听民意 凝心聚力解民忧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22-12-14 阅读:337
本报讯(记者 马召凤) 今年以来,威宁县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做法,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实实在在听取群众意见,凝心聚力排解群众难题。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推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获得感。
开通“群众反映问题直通车”。主动公开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法检“两长”分管工作及联系电话,开通了“群众反映问题直通车”,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与县级领导沟通交流的障碍,构建起县级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全面提升了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群众反映问题直通车,一头直通广大人民群众,一头直通县级领导,一对一沟通交流起到了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拉近与广大群众的距离的作用,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健全县级领导接访制度。建立完善书记县长接访日制度,将每月5日、15日、25日定为县委书记、县长接访日,面对面听民声解民忧。县委书记、县长接访,以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和切入点,和群众建立面对面沟通交流机制,并从政策、法律、情理层面悉心为群众答疑解惑,现场交办处理,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9月5首次接访来,县委书记共接访39批54人次,县人民政府县长共接访45批83人次。同时,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开门接访机制,将工作日的周二、周四设定为县级领导公开接访日,制定排班表,坚持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包案约访,有效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设立“司法评议、公道评说”机制。引入第三方力量化解信访难题,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采用现场释法说理的方式助推纠纷化解,从法律、道德等角度全方位予以疏导,做足思想工作,说法和讲理相结合,司法和情理想贯通,帮助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增强矛盾纠纷化解效果。
“公职律师工作室”,为群众提供高效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在法治政府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专业优势、职业优势,畅通法律援助救济渠道,积极引导来访人员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不断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自8月份建立公职律师工作室以来,接受群众咨询120余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50余场次,为处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提出高质量的法律意见40余条,引导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