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12-28

黑土河的“光明”未来

作者:黎敬程 林剑 杜克文 时间:2022-12-28 阅读:264


 

黑土河镇光伏发电区

  有着“贵州屋脊”之称的威宁县,素有“阳光城”的美誉,全县平均海拔2200米,年平均日照1812小时,远高于全省太阳总辐射量平均值。低纬度、高海拔、喀斯特地貌的地理特征,造就了威宁丰富的光照资源。 
  走进美丽磅礴的乌蒙高原,成千上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远山、光伏电板、农作物,构成一道道生机勃勃的靓丽风景线,绿色清洁能源从大山深处输向全国各地。
  这些年,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探索新型能源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绿色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光伏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在贵州各地拔地而起,与当地农业产业“默契配合”,黔贵大地“农光互补”,带来无限“光明”。
  黑土河镇区域的农业光伏电站,是由黑土河小石板、黑土河半坡、黑土河发地口子、中坝铁匠寨、黑土河永乐五个农业光伏电站组成。从高处俯瞰,便看到山上成片的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地把光能转换为电能,输送到黑土河变电站,通过变电站变电输送到总网,让黑土河的光电输送到千家万户。
  黑土河农业光伏电站的负责人李德凡,日常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在操控室里查看发电情况。“通过我们的后台检测,可以看到每天的发电情况。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出现故障,后台还可以检查出故障点,实现精准维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李德凡说到。
  黑土河镇的光伏区覆盖面积达6000多亩,每天发电量在120伏左右,当地依托良好的光资源发展光电,走向了“绿色”发展之路。在黑土河镇新田村光伏基地,农业光伏电站占地面积为1752亩,成片排列的光伏板正在工作,光伏板下是村民刚刚种下去的矮秆作物,工作人员张小双介绍道:“这是采用了农光互补模式,最大化地利用土地资源,发电、生产两不误。”
  黑土河镇新田村在光伏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烤烟特色产业,顶上发电、地里生产,成为集科技创新、低碳示范、智能运维、绿色生产于一体的绿色现代化产业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马本奎是当地村民,家里种植有40多亩烤烟,地里的烤烟和光伏板相映成趣,密密麻麻的烟叶在烤房里烘干。马本奎每天忙碌其中,不亦乐乎,望着烤烟,他说:“现在有光伏发电,除了能拿到一笔土地流转的费用外,还大大节约了烤烟的成本。以前一年挣3万元,如今每年挣10万左右,翻了几番。明年想把40亩的烤烟扩大到100亩,把家里的两个烤房增加到4个,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像马本奎这样的种植户,在新田村还有很多。自从有了光伏发电的加入,提高了新田村民的经济收入,村民生活按下了“快进键”。
  近年来,威宁以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抓手,大力实施“五五攻坚行动”,着力推进清洁能源建设,让光伏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优质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来源《贵州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