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河镇坪山村:破解“水之困” 迎接新生活
作者:黎敬程 林剑 杜克文 时间:2022-12-29 阅读:205
坪山村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黑土河镇西北方向,平均海拔2100米。村子建在河谷的半山腰上,受地形的制约,人们吃水、用水极其困难,守着河水没水喝,是这里的历史记忆。如今,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接通了自来水,一幅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在这里缓缓展开。
刚过晌午,烈日当头,汽车一路翻山越岭,驶过蜿蜒盘旋的山路,青山翠绿,当车轮翻过青山梁子接近野依梁子时,坪山村便映入眼帘,它坐落在高高的仰天窝半山腰上,石门环山公路穿村而过,山下黑土河河谷深不见底。
因坪山村建在半山腰上,虽山下是峡谷,但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河水穿梭而过。坪山村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塑胶桶,每日用水全靠背,村里到河谷的垂直落差有300多米,河谷水承担了村里人的全部生活用水。一个塑胶桶,绑一根麻绳,从河谷到村里是接近80度的崖壁,仅一条崎岖的山间小道。
熊万荣是当地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已在这里背水了20多年,“从这河谷背水上来,我们已经背了几代人,一次背50斤,一天两趟,一次来回需要接近2小时,若住的更远的村民则需要的时间更多”。望着这条小道,熊万荣感慨万分。
夏天背水冬天背冰,水来之不易,村民们也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每一滴水都被利用到了极致,先洗脸再洗脚之后再喂牲口,每一滴在这高山上都显得十分的珍贵。至于洗衣洗被,当地村民都直接拿到河边清洗,早上洗完后就在河边晾晒,等到下午干了之后才收拾返回,偶尔遇见天气不好衣物难以晾干,村民们不得不摸黑回去。恶劣的环境影响着当地村民的正常生活,更制约着当地的发展。
饮水保障是民生之本。十三五期间,金家龙潭水利站启动修建,为配合水电站修建,2019年水泥路接通到了金家龙潭水源地,从此运输车可直接将修建水电站材料运输到水电站,村民不用在陡峭的山路上人工扛运水泥钢管,水利站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速。也就是在那一年,自来水管从金家龙潭水源通到了坪山村村民家中,坪山村村民从此告别了下山背水的生活。“当水龙头流出水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终于告别了取水难用水难,可以放心大胆的用水了。”熊万荣感慨道。在家门口吃上自来水,坪山村几代人盼了几十年,曾经坪山村村民赖以为生的塑胶桶积满一层浮灰,村民们彻底告别了“肩背马驮”的日子。
正在自家院坝洗衣服的马燕告诉记者:“自从2019年家里通水后,我们就再也不用为生活用水发愁了,节约了大量人力,现在我们家又养了10多头牛,家里的收入又多了一笔,生活过得越发有滋有味了。”
时光荏苒,水桶、马鞍已成为坪山村村民曾经的记忆。从饮水难,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村民的饮水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随着自来水成了寻常事,坪山村也完成了它的美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