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内外兼修”让文明之风在乡间劲吹
作者: 时间:2023-01-20 阅读:248

志愿者到敬老院开展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活动
乡村美,看“颜值”,更重“气质”。近年来,毕节市威宁县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各项工作,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既注重“强筋健骨”,又强调“练好内功”,以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之势,描绘一幅幅文明乡风图景。
乡村风貌人居环境“处处美”
以“三洁三序、三无三美、三齐三净”为抓手,由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带头,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形成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模式,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突出问题,全力以赴解决顽症、补齐短板,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高效化、精细化、长效化发展。广大群众从“袖手观”到“拍手赞”、从“站着看”到“动手干”,镇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文明蔚然成风,人居环境硬件基础得到全面提升,为创造乡间幸福生活“强筋健骨”。
和谐善治文明新风“徐徐吹”
坚持乡风、家风、民风建设三位一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情感认识和行为习惯,使良好家风汇成淳朴民风,融成文明乡风。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红黑榜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新型德治平台及自治协会,注重发挥好德治作用,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实现形式,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让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进一步强化对辖区内滥办酒席、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的治理,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利用政府LED显示屏、村(社区)宣传栏、广播、墙体广告等进行宣传,鼓励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签署《婚俗礼仪公约》,组织村干部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承诺书》,发放《摒弃婚丧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尚倡议书》3000余份,切实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注重培育、宣传先进典型,积极开展“五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好邻居”“好媳妇”等评选以及“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创建活动。从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到创新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从积极发挥自治协会作用到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坚持以“我美丽、我光荣”的文明新风“修炼内功”,带动广大群众争做文明风尚引领者。
村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满当当”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广泛开展“文明新风·志愿黔行”志愿服务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制度优势和国家惠民利民政策送进千家万户。开展健康义诊、免费体检等生活便民类志愿服务;提供疫情防控、防火救灾、应急抢险、文明祭扫等应急类志愿服务,开展“文化进乡村”“非遗进乡村”“百姓大舞台”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600余场次,积极探索“点单式”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送到群众心坎上,以志愿微服务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以“志愿红”浸润群众心田。(威宁县文明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