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镇:守护林海树生“金”
作者:彭凯 李玉琴 时间:2023-02-24 阅读:280
早春二月,大地回暖。走进雪山镇的林海之中,巍巍群山、茫茫林海,一幅山坡绿、大地翠的画卷铺展眼前。
2月20日上午,在雪山镇狗街村的国储林中,记者遇到护林员李振和队员们正在巡林,穿梭在林区蜿蜒的小路上,身上橙黄色的工作服格外显眼。
“多年前,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村民们把砍刀挥向了郁郁葱葱的山林,木材变卖、树木当柴、砍林开荒,现在我们走的这片山林,曾经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地。”李振边走边向记者介绍,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贫瘠、风沙漫天,“脚踩一鞋泥、风吹满嘴沙”一度成为当地环境的真实写照。
生态的破坏,不仅让群众日常生活苦不堪言,也掣肘着当地发展。困在思变,要发展,必须要守住生态。近年来,当地政府转变思路,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国储林项目建设,一项项造绿运动在雪山镇展开。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雪山镇实施了5.55万亩各类造林建设,其中退耕还林3.4万亩、荒山造林6500亩、封山育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41.6%上升到现在的55.5%,绿水青山又重现在雪山镇各处。
为了管护好来之不易的森林资源,雪山镇党委政府下足功夫,专门组建了一支267 人的“森林巡护大队”,将全镇林区划分为六大片区,每个片区包含3至5个村,把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落实到人、责任到人,让每一片树林,甚至每一棵树都有了它的“守护者”。同时,运用智能定位管理系统,对护林员每天的巡山护林、入户宣传等日常工作实时追踪,真正把森林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每天都要巡查两三次,并在进山入林主要路口,严格检查进入林区车辆人员,提醒群众严防森林火灾。”李振说。
守护林海树生“金”。山林绿了,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带来了“真金白银”。据雪山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安清逸介绍,自2018年以来,雪山镇退耕还林工程、国储林工程为农户提供了近5000万元的补偿资金。与此同时,退耕还林工程中80%以上种植的是经果林,目前已有9000亩果树产生经济效益,为农户直接增收1800万元以上。
“现在全镇还发展林下养殖和种植等产业,为农户提供经济收入在1500万元以上。我们将继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守住绿水青山,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最厚重的底色。”安清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