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羡慕的与你坚持的
作者:潘玉毅 时间:2023-03-08 阅读:276
昨晚临睡前,我偶然翻看朋友圈,看到花姐发了一大段文字,内容大抵讲述了一个她的旧友,以及2008年他们一起援川的经历——应是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曾前往那里支援,不过信息给到的相当有限,故而也不敢十分确定。
2008年,我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正在课堂里聆听三曹七子、魏晋风骨的传说,墙上的投影仪一晃动,整栋楼的人都跑没了影,当真是一点风度也没,后来才知道是汶川发生了地震。期间,我也曾想过跑去一线当志愿者,然而终是没有成行。没有出发,自然也就无所谓经历。看着新闻里每天播报前线的救援故事,我常常深感懊恼,懊恼自己没有为之做些什么。这种懊恼一直延续至今。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别人经历的事情总是特别地多,也特别地精彩,而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却特别地有限:读的书很有限,去的地方很有限,知道的知识很有限,文笔也很有限,总之,哪哪都不出众,哪哪都不如别人。别人敢想敢做、敢拼敢闯,而我总是安于现状,上班、下班、加班、写材料,赚钱养家,偶尔看几本书,连一件孟浪的事情也未做过。
我的圈子很小。读书时候接触最多的便是老师和同学,而且九成以上都是自己班里的。当然,有时也会去外面买个书、吃个饭,不过那些人顶多就是一面之缘、两面之缘,除了“来了?”与“来了!”的寒暄,关于价格的问答,并不会有再多的交谈。回到家自不必说,每日里见的便是父亲、母亲、哥哥,以及几位至亲长辈,间或,还有几位串门的邻居。等到工作了也是一样,朋友圈里除了同事、领导,只有几位约稿、审稿的编辑。结婚以后,生活的日常里多了妻子,以及她的亲友。余外,依然如故。有限的圈子,有限的交际,让自己看起来像个被装在套子里的人,故而看到别人交游广泛,阅历丰富,我总是特别地羡慕。
你看有的人,有事没事,三五好友,开车旅游;你看有的人,呼朋引伴,一起围炉煮茶,多么风雅;你看有的人,虽然也不喜欢热闹,但曾抛下一切去流浪,远离繁华都市去远方支教——在白山黑水,在西南边陲的某个小村庄,留下他们的行迹,同时也留下许多的回忆,美好的,感伤的,无论哪一种,都值得回味一辈子。而我,历数过往三十余载,并没有这样的回忆片段。
有人说,一个人缺少什么就会向往什么。我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我的能力不大,干什么都是半吊子。所以看到别人文章写得很好,会心生羡慕;看到别人心灵手巧,也会心生羡慕;看到别人讲起事情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会特别地羡慕。
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文不加点,倚马万言,不光能写,还能说;想像他们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想像他们一样去认识更多的人,游历更多的地方;想吃火锅时吃火锅、游河时游河,想看云时看云、发呆时发呆。然而一切都只是想想而已。尽管也曾忙里偷闲,去过几个地方,读过几本书,但更多的时候为了生存奔命,所到、所得皆是十分有限,与人更是少有交集。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虽然很羡慕别人的样子,但是如果有时光穿梭机,将我载回到从前再做选择,我估计还是会选现在的路吧。尽管它没有那么宽阔,也没有那么平坦,但我也曾为之心心念念,为之欢喜,为之忧惧,为之付出努力,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