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喇河镇:中药材产业开出“致富”花
作者:马应 时间:2023-05-29 阅读:337

中药材白芨种植基地
哈喇河镇山多地少,土地零散,坡地较多。如何因地制宜,依托生态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哈喇河镇走出了一条条特色产业路——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
走进哈喇河镇百亩中药材育苗、种植基地,水花飘洒、花香四溢、满山的白芨花开放。近20名村民正在白芨种植基地里除草,忙碌的身影在花丛中映衬着,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
年过五旬海外村海外组村民锁粉花正在白芨种植基地里除草。“我已经在基地上做4年多了,翻土、育苗、种植、除草我基本都做过,早上八点半到基地,下午五点半收工,出门走十来分钟就可以上班,一天工资80块钱,还提供晌午,我们年龄大了,出门务工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不仅可以照顾家里还能每天有工资领,很开心。”锁粉花一口本地方言映衬着脸上满意的笑容让笔者感受到了她在家门口务工的幸福感。
基地负责人马远说,“为了抢时节,只要不下大雨,村民们都在忙活,每天10来人务工,我们培育的种苗除了供自己栽种以外还销往其他地方,我们主要大面积种植白芨,还有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等药材,种植成品收成后运往云南宣威加工,再销往安徽一线,形成一条种产销一体的产业链。”
“中药材种植的程序很多,翻土、大棚育苗、播种、移栽、除草、施肥、采收等都需要人工,村民只要勤快,不愁找不到活干。”海外村党支部书记耿爱玲介绍道。
据了解,哈喇河镇始终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全力推动富民产业提档升级,坚持把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企业以资金和品牌引领产业发展,支部以整合和升级筑牢发展平台,合作社以资金入股推动,农户以经营和务工激发内生动力,企业、支部、合作社与农户四位一体、携手并进,2018年引进贵州泉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统筹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种植中药材,打造优势产业,把农户吸附在产业链上,念活药字“经”,让群众有产业支撑,让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