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3-05-29

赵亚东:扎根乡土绽放绚烂青春“花朵”

作者:李继航 杜应妮 时间:2023-05-29 阅读:315


 



赵亚东和春晖社员们在乌江源开展“保护绿水青山、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盐仓人在行动”活动。




2021年5月15日,在盐仓镇高峰村开展春晖使者献爱心活动,集资3.8万元帮助高峰村修建文化广场。


  “乌江源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要保护好它。”每个月,赵亚东都要带领春晖行动的志愿者到乌江源头——盐仓镇营洞社区开展一次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行动,向村民宣讲乌江源的历史,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类似的活动他已经连续做了3年。
  初见赵亚东,这个略微腼腆的阳光大男孩,一头短发显得干练、精神,与人对话总是带着浅浅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家住盐仓镇盐仓社区的赵亚东,是一位90后,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用青春去丈量、耕耘脚下这片土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疫情期间,正读大三的赵亚东回到家里,自觉地做起了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半年的时间下来,他跑遍了社区的各个角落,人瘦了、晒黑了,但收获也更多了。
  “认识了一帮志趣相同的人,能为家乡做一点实事很满足。”赵亚东说,正是这次志愿活动,让他坚定信心要为家乡的发展做更多的实事,这期间,他积极向团县委、团省委等部门争取支持,决定在威宁发起春晖行动,凝聚起更多的青年力量来共同为乡村振兴助力。
  2020年4月15日,赵亚东和其他15名大学生一起成立了盐仓镇春晖联社,联社成立后,赵亚东和社员慢慢探索,创造性提出了“党建+团建+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春晖社”的发展模式,即以镇春晖联社为中心,辐射带动全镇16个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汇聚基层组织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彩为奋斗目标。赵亚东不断筑牢春晖行动平台和载体,推动春晖行动向纵深推进,2022年年底,威宁已建成县乡村三级春晖社25个,盐仓镇春晖社覆盖全镇16个村(社区),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大学生村官、企业家、教师、医生、高校大学生等群体共计2600余名人员加入春晖社。
  扎根基层,展现青春担当。2021年6月,赵亚东大学毕业,毅然放弃留在山东高薪就业的机会,回到威宁继续开展春晖事业,将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反哺家乡。
  “我就是一名农村走出去的孩子,在大学期间,见识到了自己家乡和其他地方的发展差距,我们应该为家乡做一点贡献。”赵亚东说。
  回乡后,赵亚东积极争取省春晖行动发展中心、团市委、电商企业、医院等单位企业支持,主动联系省内高校、企业、医院、社会团体和在外优秀人才等单位和个人到威宁来开展春晖行动工作。
  自威宁“春晖行动·风筝计划”启动后,他便积极筹备成立威宁县大学生春晖服务社,主动邀请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威宁县草海公益协会、威宁县青年创业者联合会、威宁福善精神病医院等单位的个人或团队联合开展“春晖亲缘招商”“春晖助学”“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防艾拒毒”“雏燕计划——结对关爱留守儿童”“春晖行动——一起守护乌江源”“春晖微心愿”以及党的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截至2022年3月,募集资金18.6万,累计开展活动132场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
  坚守初心,谱写青春华章。到艰苦地方去做有情怀的事,是赵亚东在进入大学后一直坚定的信念。在服务基层的同时,他和社员多次深入县内的乡镇、企业、大中小学、医院等单位开展“春晖行动·风筝计划”宣讲会和座谈会,动员社会优秀人才、外出务工乡友、高校大学生回到威宁就业、创业、投资和提供公益服务。截至2022年3月,协助团县委回引56人到威宁就业和创业、礼聘“春晖·乡村振兴智库”专家15名、礼聘春晖使者500余名、建成新时代春晖社5个、挂牌就业创业基地3个。
  如今,在春晖行动的感召下,在威宁的大地上,一批批像赵亚东这样主动扛起使命担当、心怀梦想的青年人正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勇立时代潮头,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创造梦想,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