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3-06-02

牛棚镇中寨村: “六聚焦六强化”推动农村学法用法见实效

作者:赵庆能 陈永鹏 时间:2023-06-02 阅读:609


   本报讯(记者 赵庆能 通讯员 陈永鹏) 农村学法用法作示范,基层社会治理法相伴。自农村学法用法示范工作开展以来,牛棚镇中寨村“六聚焦六强化”推动农村学法用法见实效,为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聚焦政策落实,强化安排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主线,以提升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抓手,以构建农业农村普法工作长效机制为重点,着力推动法治理念、法治方法、法治服务进村入户,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切实做到将上级培育工作落到实处,牛棚镇中寨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积极组织召开相关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
  聚焦认定标准,强化需求导向。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一定要在农民群众学法用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组织示范户的遴选、认定工作,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示范户的名单逐级报农业农村部和司法部备案。
  认定标准以《贵州省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申报指引(试行)》的通知以及市、县、镇四级有关要求,明确示范户培育目标任务、重点措施、完成时限、申报要求等内容按照程序进行认定。
  需求导向坚持以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在村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村民组长、退役军人中先行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聚焦解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不断提升农民群众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培养农村法律人才。
  聚焦标准任务,强化培育认定。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重要的引领和保障。切实提高农村法治基础和法治环境,农民群众学法的积极性,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处理矛盾问题的能力,充分把法治对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发挥出来。按照贵州省、市、县、镇四级有关要求,明确示范户培育目标任务、重点措施、完成时限、申报要求等内容。积极组织开展好学法用法示范户认定以及培育工作,合力推进辖区法治人才振兴。将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与“法学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明白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等培育工作相结合,有序推进示范户培育认定工作落地落实。通过采取村级自荐和推荐方式,在辖区中选拔出了4户作为优先培育的学法用法示范户完成申报,并完成4户的标识牌授牌发放工作。
  聚焦业务培训,强化法治素养。紧紧围绕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及与农业农村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开展法治培训,弘扬新时代法治精神。将示农村学法用法范户培育列入村法普法宣传、“法学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明白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培训范围,通过微信建立农村学法用法工作群,不定期线上向学法用法示范户推送相关法律法规、法治建设动态信息、涉农典型案例、涉农法律法规解读等信息,开展线上培训学习,助力示范户随时随地学习充电。另外也将以会带训等方式有机结合,让农村学法学法示范户在会中领学,加强有针对性的普法,提升农民群众法治素养能力,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农村法律人才。截至目前,中寨村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线上培训学习60条次,线下培训宣传学习280余人次,同时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参与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
  聚焦宣传引导,强化法治氛围。充分利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法制小广场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宪法、民法典和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充分运用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法治实践活动,以点带面,调动示范户和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热情,为示范户提供浓厚学法用法氛围。下一步,牛棚镇中寨将进一步组织开展农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巩固提升工作,邀请村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民法典、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挥示范户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聚焦结果运用,强化账档收集。对农村学法用法示范工作实行建档管理、将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开展情况实行一户一档、同时将档案资料的归类管理分为文件、培育、申报、台账、简报、宣传报道等,便于查看农村学法用法示范建设及工作总结。
  下一步中寨村将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纵深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地落实,始终把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作为出发点,把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与法律明白人有机结合,把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作为落脚点,着力培养一支群众身边能学法、能普法、会用法的基础法治工作队伍,不断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为乡村振兴集聚力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