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民政局: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工作
作者:黄会 时间:2023-07-14 阅读:227
本报讯(通讯员 黄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威宁县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落脚点,多措并举推进社会救助工作高效落实,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实现合力救助。牵头成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议事规则及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建立社会救助工作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强化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和监测摸排,健全多部门联动的困难群众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截至2023年6月底,全县共比对各类数据信息15.77万条,主动救助困难群众249人。
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实现精准救助。从2023年4月1日起,威宁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072元/年和713元/月,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927元/月/人,结合实际,细化家庭经济收入核算方法,加大刚性支出扣减力度。将因重病、重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作为低保重点保障家庭。截至2023年6月底,威宁新增低保对象401人,做到应保尽保,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推进救助改革创新,实现及时救助。为深入推动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2022年3月,威宁县在6个乡镇开展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审核确认权限下放改革试点工作,在认真总结、分析、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23年将城乡低保及特困人员供养确认权限下放试点增加至13个乡镇(街道),困难群众在乡镇(街道)内即可实现“申报审批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大大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效率,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
及时发放救助资金,实现高效救助。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临时救助保障政策,每月通过社保卡“一卡通”系统及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023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约3.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约14万人。
优化矛盾化解方式,实现平安救助。扎实做好社会救助领域信访化解工作,对群众来信来访、电话投诉、上级转办等渠道反馈各类信访问题,明确办理时限、办理效果,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切实帮助信访群众解决问题,将信访矛盾把控在初期、化解在基层,实现社会救助领域信访量明显下降,进一步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