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3-07-26

威宁:搭乘人力“动车” 驶向幸福彼岸

作者:李继航 时间:2023-07-26 阅读:285


 
春暖乌蒙招聘会现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威宁是人口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有160多万人口,劳动力资源89万余人,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达28万人以上。
  近年来,威宁围绕“立足威宁、服务毕节、辐射全省、走向全国”的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目标,以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驱动,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从而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为全县6万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80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以稳就业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一个园区两个市场三个基地”推动人力资源开发
 
  威宁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以群众就业增收为目标,积极探索建设“一个园区、两个市场、三个基地”,即探索建成全省第一家线上线下同步运营的县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拓展外部市场和搭建内部市场,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创业孵化和职业培训3个基地,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优质的人力资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为群众技能提升和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人口大县的红利正不断释放。
  按照“一个园区、两个市场、三个基地”的建设模式和“聚焦初端、服务中端、兼顾高端”的发展思路谋划了“1+5”主业(以有组织劳务输出为主导,配套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人力资源公司入驻集群发展、零工市场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县内单位临聘人员劳务派遣),为全县89万劳动力、14万人才资源和每年上万名高校毕业生提供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劳务输出、人力资源培育、职业技能提升、劳务派遣、职业介绍等人力资源服务全领域。
  今年以来,威宁依托产业园举行了招聘会52场,参加企业1000余家,提供岗位20余万个,实现就业6000余人,后期通过跟踪服务实现就业1.2万人;异地成立新型产业工人党支部1个、与威宁籍务工人员集聚地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15份、建立劳务协作站两个,为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岗位推荐、技能提升、政策扶持、劳动维权等全方位、不断线的跟踪服务,牢牢稳住外出务工基本盘。
  同时,威宁率先建成全省第一家线上线下同步运营的零工市场。
  零工市场线下在产业园建设调度中心,在老城区人员密集区建立市场部,在零工需求量大的社区建立零工驿站,形成了线下“调度中心+市场部+零工驿站”的空间布局;线上开发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形成“雇主+互联网+零工”的线上接单派单模式,既解决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方便了市民日常生活服务需求。目前零工市场已登记零工3950人,完成订单16000余单,孵化创业团队12支,结算零工工资180万余元,部分零工月收入达4500元以上。
 
  “五大工程”推动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大县转变
 
  威宁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党建引领、人才培育、素质提升、就业增收、数字赋能“五大工程”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劳动力资源总量稳定、素质全面提升,人才资源数量大幅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全县89万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劳动力较2018年减少5.48万人,高中(中职)学历劳动力较2018年增加2.83万人,大专及以上劳动力较2018年增加3.12万人;技能劳动力较2018年增加6.44万人;人才资源总量从2018年的9.74万人提升到14.28万人,同比增加4.54万人。
  威宁坚持人力资源开发就业导向,坚定不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就业形势稳中有进。目前全县89万劳动力就业85.73万人,其中省外就业24.51万人、省内县外就业3.95万人、县内就业57.27万人,按每人每年平均务工6个月,以省外就业平均每月5000元、县外省内就业平均每月4000元计算,全县年务工收入达83亿元,县外务工户均增收2.3万元。
  下一步,威宁将以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驱动,建立公共服务、就业服务、培训服务、创业服务、产业孵化服务、高端人才服务、人才测评服务等七大板块,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的形成,推动威宁从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大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