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载同心筑梦 磅礴乌蒙绽放新颜
作者: 时间:2023-08-01 阅读:281
【新发展理念的威宁实践】
三十五载同心筑梦 磅礴乌蒙绽放新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盛夏的乌蒙高原层峦叠嶂,绮丽壮阔。串联成网的高速公路两旁,经果林、食用菌、高山冷凉蔬菜等特色种植不断延伸,一个个特色城镇星罗棋布,一个个美丽村寨散落山间。
毕节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统一战线的倾力支持。35年前,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成立。全国统一战线随即参与到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中来,为试验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统一战线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
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毕节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广泛凝聚统一战线智慧和力量,助力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毕节高质量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发挥自身优势 高位推动发展
6月16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毕节召开。来自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导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的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更好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推动毕节高质量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更多智力支持进行了深入研讨。
国务院2022年6月批复同意《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后,中央统战部立即出台了《关于统一战线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牵头建立了统一战线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支持贵州组建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导组,请统一战线专家作为组长和成员,围绕如何高质量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把脉问诊……
组织召开规划评审会、论证会、推进会等60多场,提出合理化建议2600多条,帮助指导制定重大综合规划、专项规划40多个……毕节试验区成立,全国统一战线便组建了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优势,根据毕节试验区发展的不同历程对试验区建设提出不同的决策方案,指导着毕节试验区始终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前进。
201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关于同意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函》(国办函〔2013〕35号);2022年6月,国务院以国函〔2022〕65号文件批复了《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35年来,全国统一战线积极为毕节争取中央政策支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出台32个差别化政策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协调和争取一大批能源、电力、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毕节,助推毕节经济社会发展。
全国统一战线还通过建立定点联系帮扶制度、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机制、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制度和干部挂职帮扶机制,搭建平台,团结引领全国广大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参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关注民生事业 增进民生福祉
7月5日,走进金沙教育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错落有致,校园内书声琅琅,处处洋溢着蓬勃向上的力量。
2020年,民进中央帮助联引并促成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与金沙县合作,共建金沙教育研究院及3所附属实验学校。
“金沙教育研究院主要开展教育政策、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学校文化、德育及家校社协同发展研究,开展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和师德师风建设等。”金沙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研究院正成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民建中央协调帮扶资金2600余万元在黔西县援建15所希望小学、教学点和“爱心家园”教师宿舍等,让学校成为乡村最美的建筑。
自帮扶毕节以来,统一战线紧紧围绕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通过“同心·助医工程”“同心·博爱行”“同心·智力行”“同心·彩虹行动”等帮扶活动载体, 帮助试验区培训教师、医务人员等,捐助、联引资金援建学校、医院,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提升毕节教育、医疗质量和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医疗服务。
农工党中央联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口帮扶大方县,以大方县人民医院为载体,挂牌成立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作医院,积极探索开展“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助力大方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九三学社中央开展“亮康行动”和“同心康福”脑瘫患者免费救治活动,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协调资金对家庭特困脑瘫患者和残疾人进行全免费救治。
统一战线从解决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入手,倾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中央统战部协调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投入4000万元资金建设“同心新村”,带动地方投入过亿,改善了4600多户群众的居住条件;投资5000万元建成14804口“同心·小水窖”,解决赫章县5.3万群众饮水困难。
教育、医疗、就业、住房、饮水……毕节市一项项民生事业的发展,无不倾注了统一战线的心血。
引进产业项目 助推经济发展
赫章县财神镇拉苏梁子上的威赫电厂建设工地,工人们在冷却塔顶端忙着扎钢筋、浇筑水泥…… 在台盟中央的协调推动下,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将“赫章县威赫电厂2x66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工艺示范项目”列为国家电力示范项目,该项目直接投资56亿元。“截至目前,威赫电厂示范项目已完成投资25.5亿元。”威赫电厂副厂长谢泽良介绍。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全国统一战线充分利用毕节市群山之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一优势,积极协调相关部委和企业,为毕节引进火电厂项目,让“乌金”变成“绿电”,源源不断输送到大山外。全国工商联帮助引进总投资237亿元的中国石化织金50万吨/年PGA(聚乙醇酸)项目,助推黑色“乌金”变绿色真金,延伸了产业链。
同时,全国统一战线关注到资源型城市的困局,一业独大的格局意味着有限的资源一旦消耗殆尽,就会出现矿竭城衰。于是,积极出谋划策,协调联系,助力毕节转型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联引新兴产业入驻毕节。
走进毕节高新区致福光谷产业园里的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一条条生产线上忙碌,固晶、焊线、点胶、包装……忙而有序。
2015年5月,致公党中央、致公党贵州省委依托党派资源优势,在七星关经开区打造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联引6家企业入驻。截至目前,致福光谷产业园区企业目前已累计申报和拥有国家专利授权120余项,实现年产值约5亿元。
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毕节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民革中央帮助纳雍推进玛瑙红樱桃基地建设,树立品牌,助力保鲜加工,促成了玛瑙红樱桃的有机(食品)认证,带动全县樱桃种植超过10万亩。
全国工商联筹措帮扶资金5386万元,帮助织金发展皂角种植4885.32亩,带动全县皂角种植面积达52万余亩。
民盟中央协调中国农业大学选派研究生团队入驻撒拉溪镇建立龙凤科技小院,探索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大幕已经开启,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坚持同心、同向、同行,汇智聚力,奋力书写多党合作建设毕节示范区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