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镇:小蚕豆变“金豆豆”
作者:彭凯 罗纱 毛宁 时间:2023-08-04 阅读:234

务工群众采收蚕豆场景
本报讯(记者 彭凯 罗纱 毛宁) 仲夏时节农事忙。近日,记者来到小海镇小海社区威宁智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蚕豆种植基地,大片蚕豆在微风中似绿浪翻滚。近看,沉甸甸、绿油油的豆荚挂满枝头。当前,正值蚕豆丰收季,几十名务工群众穿梭其中,摘豆、装袋、搬运、装车,一派忙碌的采摘景象。
我们合作社今年开始试种蚕豆,目前市场价格稳定,收益不错。”威宁智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龙告诉记者,小海镇气候条件好、土层深厚,种植蚕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产蚕豆品质较好。今年合作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从江苏引进蚕豆种植项目,流转土地200余亩进行试种,现在已进入采收期,每亩可采收蚕豆约3000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斤6元计算,亩产纯利润可突破万元。
“刚试种第一年,没想到小蚕豆能有这么好的经济收益,明年我们合作社计划将蚕豆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以上,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赵龙说。
蚕豆也叫胡豆,是富含营养及蛋白质的粮食作物,其蛋白质含量为25%至35%,既可作为传统口粮,又是现代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前景尤为广阔。
蚕豆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5月种植,7月开始采收,采收季可持续到10月左右,需要大量劳力进行种植、管护、采摘,威宁智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为当地及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增收渠道。
赵龙介绍,目前每天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有70人左右,每人每天工资100元,进入采收旺季,务工需求还会有所增加。由于小海镇临近县城,不仅有小海镇当地的群众来基地务工,还有不少由政府牵头组织招聘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也长期在基地务工。
家住小康馨区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董采情,前几年一直在外务工,今年3月通过县里组织的招聘会来到基地务工,每个月都有2500元以上的收入,家里的小孩也照顾到了。目前,像董采情一样长期稳定在基地务工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20余人。
邻居田埂相逢语,十里山风蚕豆香。小海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小蚕豆变成“金豆豆”,只是威宁发展特色种植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威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如今的威宁,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一个个富民产业正在把乡村振兴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