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镇:精打细“蒜” “蔬”写富农新篇章
作者:彭凯 陈鸿江 安羽 时间:2023-12-22 阅读:362

中水镇大蒜种植基地
“今年我家种了1亩多地的大蒜,蒜苗、蒜苔、蒜头总共能收5000多斤。这段时间,菜商直接到地里,现采现收,可省事儿了!”这些日子,在中水镇前河村,蒜农马电伦忙且快乐。
时下正值紫蒜收获季节。走进该镇前河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片绿油油的蒜苗映入眼帘,微风拂过,蒜香扑鼻。忙碌的蒜农们穿梭其间,挖蒜、筛捡、捆蒜、搬运,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蒜地旁停满了货车,来自各地的菜商们忙着称重算账,装货上车。
不多时,马电伦家的蒜苗已全部采收完,新鲜的蒜苗装车后,下午就要运往六盘水、毕节以及云南昭通等地的菜市场。
“除去买苗、施肥和人工成本,种蒜每亩的纯收益有4000多元,加上第一季种植的土豆收益,每亩收益能达两万块钱。”看着到手的卖蒜钱,马电伦盘算起了今年种地的收益账:蒜苗采收后,立马就得犁地翻土,再种上其它菜,还能再获得一笔收入。
中水镇人均耕地较少,群众要获得高收益,只能在每一分土地上精打细算、精耕细作。种植大蒜,为当地群众打开了一条富农增收之路。一季大蒜,可以采收蒜苗、蒜苔和蒜头,获得几份收入,大蒜全部收完后,再种上其它作物,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益。
据前河村党支部书记马玉国介绍,全村主要种植有大蒜、辣椒、香葱等,种植面积约350亩左右。
“为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村支两委广泛宣传,积极对接周边县城的收购商前来采购,把收购市场摆到田间地头。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对接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激发菜农的种植热情,扩宽增收致富渠道。”马玉国说。
精打细“蒜”谋发展,“蔬”写富农新篇章。前河村蒜苗种植丰收的场面,只是中水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水镇按照“广发动、强品质、延链条、聚集群”的谋划思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工作措施,着力在技术支持、品种改良、种植标准、服务保障、市场信息等方面加强和农户交流,着力构建现代特色蔬菜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底,中水镇发展蔬菜产业规模达2.5万亩,其中大蒜6500亩、秋冬冷凉蔬菜1.8万余亩,畅销周边市场。蔬菜产业,书写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