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3-12-26

母亲的心事

作者:邓翠群 时间:2023-12-26 阅读:285


   2016年初冬的一天,细雨淅沥。我们带母亲到某某小学进行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摸底登记。
  之前收到“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摸底登记”的消息,母亲喜形于色。
  她在几十年前做过民办教师,后来转为公办。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动员部分教师、职工回乡,母亲响应号召回乡当了农民。没承想一当就是几十年,期间虽然断断续续做过民办教师,但都没能转为公办。为此,她一直不能释怀。如今,有机会登记以前的民师经历,弥补心中的憾事,怎会不高兴?
  大弟打电话教育局咨询,得知“摸底登记”要找三个证明人,且证明人必须是被证明人曾经的同事(公职)或任课学校所属的乡镇领导(公职)。母亲五十多年前做教师,那时20来岁,现在已经七十几岁了,她的同事普遍比她年纪大,且各散东西,没有来往,他们是否尚在人世还不清楚,去哪里找这样的三个证明人?
  大弟面露难色。
  仿佛一下子从山峰跌落深谷,母亲颇为失落,眼神顿时黯淡了下来。
  她轻声说:“太麻烦就算了。”我知道,她不想麻烦自己的儿女,但内心是希望能办成此事的。
  我说:“困难是有,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试试。”
  弟妹们都同意分头为母亲找证明人。
  母亲忆起曾经共事的曹老师是大弟同学的母亲。大弟马上联系他的同学,对方答复说曹老师答应做证明人。
  旗开得胜,我对寻找另外两个证明人充满信心。
  母亲忆起曾经的同事蔡老师以及所认识的邓老师。巧的是两位老师的女儿都是我同学。联系蔡老师女儿,对方说,蔡老师患痴呆症多年,做不了证人;联系邓老师女儿,对方说,她父亲病重,正在医院住院。这两位老师都做不成证明人,我有点沮丧,但不想轻易放弃。
  这时得到最新消息,年纪大的民师的证人可以找当时附近学校的教师。
  我精神大振,问母亲要了两个当年在某某镇当教师的名单。
  我托在某某镇工作的钟同学帮忙,找到了邝校长的电话号码。钟同学还说邝校长为人热情,这两天都在给人做证明。
  太好了!我打电话约邝校长在某某小学见面。
  这天下午,天下着小雨。我们先去接曹老师。她八十多岁了,身体硬朗,气色很好。见了面,曹老师认出我父亲是她读师范时的邻班同学。分别了50多年的同学意外相逢,自然有说不出的兴奋。
  到了范湖小学,曹老师见到一个老同事在为别人做证人,便请他为我母亲做证明人。那人觉得我母亲面熟,慢慢忆起,当年他和我母亲在相邻的两所学校任教,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三个证人凑齐了,我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谁知好事多磨。我打电话给邝校长。电话通了,接电话的人近在眼前,但母亲却不认识。原来此邝校长不是母亲认识的那个,这个是后任,钟同学混淆了。
  刚放下的一块大石头又悬上心头。怎么办?刚巧,曹老师也认识这邝校长,她把母亲的情况跟他一说,他答应了。
  这回三个证人真正凑齐,运气真好!也许是我们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吧。
  填完表,我们一起回程。父母和曹老师聊起旧事,兴致盎然,母亲笑得嘴不合拢。
  之后我们姐弟为此事来回跑了三次,终于把母亲的“民办教师教师摸底登记”工作完成。了却母亲的心事,我们再累也值得。
  大概过了半年,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摸底登记情况公示,母亲榜上有名。我把消息告诉她,她欣慰地笑了。
  2018年春,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补贴开始发放,可惜年近八旬的母亲在2017年11月匆匆散手人寰,等不到领取补贴的那一天。
  母亲的劳动价值已得到认同,相信她会含笑九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