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3-12-26

云贵乡:“三个深化” 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闵成江 时间:2023-12-26 阅读:246


   本报讯(通讯员 闵成江) 乡村之美,美在乡风民风、美在人居环境、美在文化生活。今年以来,云贵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文明乡风活起来、人居环境靓起来、文化生活热起来、农民精神富起来为目标,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深化文明培育,筑牢文明实践“硬核阵地”。云贵乡推行“文明实践+文明乡风+文化活动”工作模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跟着村民走、围着村民转、做给村民看、领着村民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组建理论宣传宣讲队伍,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等民生问题,在群众家门口搭建“零距离”服务群众平台。
  深化文明实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抓手,不断培育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有效链接全乡资源,凝聚各方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组建由党员干部、团员青年、春晖使者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8支,采取群众“点单”、实践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一体化工作模式,大力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纠纷调处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次,参加志愿服务累计人数达600余人次,真正让文明实践所(站)成为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凝聚干群心的主阵地,有效推动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深化文艺服务,唱响时代新风“最强主旋律”。始终坚持文化为民、惠民、乐民,充分发挥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以培育基层文化人才、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为目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利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通过各类文艺活动以及舞龙舞狮、节目展演、包饺子、包粽子等传统文化习俗,丰富广大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云贵乡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将乡风文明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让村民主动参与到文明建设中去,努力营造健康文明乡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农村风貌既有“颜值”、更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