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01-12

警察节,致敬他们的每一天

作者:彭凯 时间:2024-01-12 阅读:304


   “1心为民,10分安全”,110既是人民警察的行动密码,也是群众最熟悉的一组数字。这串数字蕴含着群众满满的安全感,无论是遇到危难、面临不法侵害时,还是发生矛盾纠纷、财物丢失时,或是出行突发交通事故时,人民群众总会第一个想到拨打110。
  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前夕,记者走进威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见证了一线民警王松忙碌的一天。
  王松,威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二级警长。
  1月9日上午8时12分,六桥街道人民中路中段,记者见到王松时,他早已在路面执勤一个多小时,此时他正在处理早高峰时段发生剐蹭的交通事故。早高峰道路疏导、城区校园周边的护学岗需要交警在7点前就到达岗位执勤。
  上午8时35分,结束早高峰路面执勤,刚回到中队办公室的王松,还没吃早餐,便与当班同事开一个简单的碰头会,分析近期辖区交通状况。
  上午9时07分,在建设西路路口,王松带领当班人员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工作,对违章摩托车驾驶员进行教育告诫。
  据了解,交警一中队平均每天在路面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0起左右。上午10时35分,临近寒假,为确保学生假期的交通安全,王松在阳光小学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据统计,每年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宣讲活动150次左右,涵盖交警大队一中队辖区54所学校和幼儿园。
  下午15时18分,在建设东路、威宁三小路口,王松与同事正在进行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下午17时46分,在渔市路,威宁四小放学时间点,一名学生亲昵地抱住正在此处执行“护学岗”任务的王松。
  日复一日的守护,让同学们早已熟悉了这位“交警王伯伯”,过往的同学都会亲切的和他挥手说再见。
  下午18时20分,在人民中路与新兴路交汇处,王松与同事正在疏导下班高峰期的拥堵车辆。
  下午19时55分,结束晚高峰拥堵时段的路面执勤,回到中队时早已过了饭点,一碗炒饭、一碟凉菜、一碗酸菜汤便是大家的晚餐。
  夜间20时17分,王松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争论,交警不仅对事故进行处理、责任划分、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同时也积极、耐心化解当事人双方矛盾,讲解相关法律法规。
  夜间22时30分,在星光路路段,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工作。王松正在对过往车辆驾驶员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
  1月10日凌晨3时07分,接到群众报警称发生交通事故,王松与同事赶到现场勘察,绘制事故现勘图。
  据统计,交警大队一中队平均每天处理各类交通事故20起左右。
  记者手记:从清晨到深夜,一天下来,王松的足迹遍布辖区各条道路、各个角落,其实这只是交警工作的冰山一角。还有诸如治理交通违法、整治乱停车、清理道路安全隐患、待命处理事故等等,工作一项接一项,日行步数两三万已经成为每个交通警察的必修课。作为群众安全出行的“守卫者”,朝伴晨曦夜伴灯,他们守护着每一个“在路上”的人。
  这是“110”交通警察一天的工作缩影,这一天就是他们的每一天。他们可以没有节假日,节假日却不能没有他们,他们奉献自己,守护着城市“动脉”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