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感怀
作者:潘玉毅 时间:2024-01-19 阅读:235
一年将至尾声,又到了盘点收成、总结得失的时候。虽然这总结对于新一年来说,未必真的有用,但现代人讲究个仪式感,流程总得走一走。
回顾过去的这一年,大事没有发生,但零零碎碎的小事拉拉杂杂地倒有不少。
这一年,与去年相仿,因工作、生活之故,远行不多,读书不多,自己喜欢的稿子写得亦不多。每日困在各种材料和新闻报道堆里,难以抽身。间或,还得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编编造造的事情。同友人说起时,忍不住慨叹:终究还是成为了那个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这一年,偶有编辑来约稿子,但完成的篇数有限。并不是故意拖拉,而是事情突然挤出来,像旁逸斜出的枝条,瞬间就把人的注意力牵扯了去,事有急缓,急事忙着忙着放一边的“缓事”就给忘了。幸运的是,那些编辑老师都很宽容,也不来催,也不见怪,遇到合适的主题时还会发信息过来,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这一年,出了三次远门,一次是厦门,一次是北京,另一次则是云南和四川,但都没有游玩。前两个地方我已去过不下三次,此行厦门是代单位参展,去北京则是领一个小奖,不曾想参展要时时在场,领奖还得彩排,跟工作日加班没有两样。云南和四川之行亦是工作需要。7月中,“时代楷模”、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员工钱海军先后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别进行了抵边县村室内照明用电的调研,彝族人家“千户万灯”照亮计划的持续推进及成长计划的试点。我作为随行人员,亲眼见证他怎么与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对接,与受益户进行沟通,怎么参与“千户万灯”改造、指导培养乡村电工,在一句句对谈、一个个动作中,我明白了钱海军在那儿落下的回响,心里感慨良多。
这一年,还与两位老师合作了两本书,一本聚焦历史名人,一本与企业家有关。前者我们所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整合,主要在已有的故事里融入自己的笔调和想法;而为了完成后者,我们采访了许多知名的企业家,听他们讲他们的创业故事和坚守的理念,发现“成功,就没有容易的”。自律,艰辛,哪怕时至如今,他们依然不曾懈怠。其实我们亦不曾懈怠。所有的这些事情基本都在工作之余完成,为此,一连数月,不加班的日子几乎都献给了它。特别是统稿阶段,忙到凌晨两三点亦是常态。如果某一日,凌晨一时许便散场了,就觉得好幸福。
这一年,是高中母校三山中学建校二十周年的日子,好久没动静的同学群忽然热闹了一阵。我想作一则文章纪念来着,但终因时间不允许,在原来旧稿的基础上翻新了下,取名《三山二十年,我们的爱不曾旧老》——写着写着,愈发觉得:自己越活越矫情了。
这一年,二龙、妹妹和一位文友S君分别寄来水果,于是,双足未动,味蕾倒是去了数个地方,编辑H君则寄来四枝冬青,红果瘦枝,煞是可爱。由于家里找不到花瓶,遂利用午休时间去城隍庙买了一个来。H君未留姓名,为了找到寄花人,我还发了两条朋友圈。
……
2023年,似乎还有很多的事情未做,但它已行至尽头。唏嘘也好,感慨也罢,它亦不可能重来。于是,只能把希望留寄2024年。2024年,想多匀点时间给家人,想多写点自己想写的文字,想建一个微信群,群友若干人,志趣相投,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给读书写稿,让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