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精神 不负春光 全力推进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作者: 时间:2024-03-06 阅读:257
振奋精神 不负春光 全力推进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写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
乾兴平
振奋龙马精神,不负大好春光。
放眼贵州大地,万峰林旁,油菜花海美如画;大娄山下,复工复产劲头足;苗乡侗寨,春耕备耕抢农时;春运路上,务工人员返岗忙……
这是活力满满的贵州。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贵州“村超”活力四射,让全省人民备受鼓舞。“村超”“村BA”的火爆出圈,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热情洋溢的多彩贵州。
这是热气腾腾的贵州。贵安新区宁德时代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1秒产出1个电芯,2.5分钟生产一个电池包。从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到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大会,从谋划打造“六大产业基地”“3533”重点产业集群到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从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画面一帧帧铺展。
这是生机勃勃的贵州。春节上班第一天,16.77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贵州以十年一以贯之的“特殊开工式”广植新绿;红枫湖畔,万亩樱花含苞欲放,装点游客的“诗和远方”;普安县2.5万亩“乌牛早”茶迎来大面积开采,全国各地茶商纷纷前往抢购春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指引全省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奋进的号角响彻贵州大地,星夜的追赶镌刻奋斗足迹。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有力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抓牢抓实,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稳扎稳打,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潮涌澎湃。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全省各族人民大干快干苦干实干,努力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后发追赶者,做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实践者,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探索者,在全力推进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广阔大道上豪迈奋进。
一
全力推进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牢记嘱托闯出新路子。
万山磅礴看主峰,大海航行看灯塔。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之所以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辉煌中国,多彩贵州。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贵州,在贵州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为贵州把脉定向、指路领航。总书记为贵州指引的发展方向,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在贵州的具体体现,是贵州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两个统揽全局”明确了不同阶段贵州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指引,“四新”赋予了贵州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四化”指明了贵州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路径,“守好两条底线”彰显了贵州现代化建设的鲜明导向。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乘着新时代浩荡东风砥砺前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执着、一路奋进,推动贵州大地发生了宽领域、深层次、根本性变化,一个崭新的贵州正跃动而出。
理论武装是最强大的力量。全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进一步增强,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
思想之光指引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省委经过系统分析、科学研判,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三者”定位、“五期”方位、首要任务、底线任务和奋斗目标。同时,与时俱进深化落实“四新”“四化”,谋划打造“六大产业基地”“3533”重点产业集群,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闯新路,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开新局,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抢新机,加快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六个出新绩”,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展现开局之势、开局之力。
胸怀大局,落子成势。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向着未来、向着梦想,激情奋进再出发,新时代的贵州故事一路精彩。
二
全力推进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必须攻坚克难焕发新气象。
“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嘱托,也是贵州发展的根本出路。
现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只有12年时间,贵州作为后发追赶者,现代化建设等不起、慢不得,必须高扬高质量发展的旗帜,以“硬道理”和“最大的政治”充分激发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力追、努力赶、全力冲。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大干。
水城经开区,双元铝业技改升级一期项目建设火力全开,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年产电解铝30万吨以上,直接吸纳就业650人,带动铝产业链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全省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风生水起,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积势蓄能。截至2月23日,全省在建重大工程项目已实现100%复工复产。
等不起、慢不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抓牢抓实——
在松桃自治县冷水溪镇杨家湾锰矿,百米矿井下,矿工操作撬毛台车、铲车开采锰矿,为冶金、化工、电池等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钢铁味精”。
贵安新区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开局良好。依托华为云构建“云服务”生态圈,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集聚企业800家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20.7%。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强化创新驱动,各地主导产业多点开花,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等不起、慢不得,民营经济蓄势发力——
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生产线飞速运转,生产的工业铝型材销往全国各地。
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连日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36条”暖心大礼包干货满满……密集的行动表达诚挚的邀约,传递的信号让民企轻装上阵。数据显示,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8年的8121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0616亿元,2023年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左右。
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在现代化新征程上,贵州后发追赶的信心更足、劲头更大,不负春光“加速跑”。
三
全力推进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富矿精开”塑造新动能。
产业兴则贵州兴,产业强则贵州强。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我们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