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03-26

吕星:用心驻村 用情“助村”

作者:赵庆能 赵伟 时间:2024-03-26 阅读:288


 

3月21日,吕星正在组织群众领取马铃薯种薯。


  “驻村干部多操心、多费心,群众才能更舒心、更顺心……”这是“90后”驻村干部吕星常说的一句话。
  吕星,现挂职任金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2023年6月,她被威宁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派驻到金斗镇朱家坡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初步来到朱家坡村,吕星迅速融入工作环境,开展走访,掌握村情,从田间地头到农家小院,从家庭牧场到产业基地,到处都活跃着她忙碌的身影。
  “朱家坡村山高坡陡、土地破碎、人均耕地少,产业发展面临小、散、慢的困境。”吕星说,产业发展面临困境,青壮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
  如何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吕星和村支“两委”一起,与村民们深入交流,共同摸索产业发展之路。
  通过积极协调,去年年底,朱家坡村成功引进威宁县毛宇种植场,在保证原有烤烟、马铃薯等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充足、汤郎小河水资源丰富等优势,向群众流转土地发展辣椒种植,有效带动农业增效、群众增收。
  3月21日,走进朱家坡村辣椒种植基地,20多名务工群众正在基地里覆膜、挖孔、运苗、移栽、浇水,一派繁忙景象。
  “在移栽时,辣椒苗不能栽种太深、压得太紧,子叶一定要留在外面,移栽好后要用细土封口,这样才利于辣椒的生长。”基地负责人毛宇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操作。
  毛宇是金斗镇向岭村人,近十年一直在云南丽江、昭通等地种植辣椒,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种植和销售体系。
  “通过考察,这里的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壤抗病毒强,种出来的辣椒个头大、品质好,根本不愁卖。”毛宇说。
  朱家坡村辣椒种植基地287亩,涉及农户27户,每亩土地流转费500元,每月务工群众达300余人次,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把家里10亩土地流转给基地种植辣椒,自己和妻子也在基地务工,平时负责种辣椒、浇水,夫妻俩每天收入有200元,足够一家人开销了。”务工群众张洪庆说,从来没想过村里也能搞起大产业。
  产业基地辣椒种植稳步推进,基地旁的产业路建设同样如火如荼。
  “路好走了,心里也舒坦,现在我们出行既安全又方便,驻村工作队真是为我们村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啊!”朱家坡村村民顾怀现说。
  朱家坡村出村道路已硬化多年,由于常年碾压,道路坑洼不平、破损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要想富,先修路。”吕星说,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村支“两委”讨论研究,收集民意,多方努力,争取资金,对村里破损严重的2000余米产业路进行提质改造,全力打通制约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肠梗阻”和“卡脖子”问题。
  “产业路提质改造完成以后,消除旧路面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升通行能力。村民到周边的向岭村、围帐社区、平丰村的通行更加便利,农产品运输也更加便捷。”吕星介绍,朱家坡村还将巩固修建长1000米、面积2160平方米的入户路,让村民出行更加便利。
  驻村9个月以来,吕星牢记组织重托,以村为家、扎根基层,以苦为乐、攻坚克难,走村入户、风雨无阻,聚焦建强村级党组织、推进富民强村、为民办实事等重点工作,打通基层工作的“筋脉”,真正做到为群众谋福利、为乡村谋振兴。
  “我将不负组织信任,不负群众期盼,继续用心驻村、用情‘助’村,带领群众奋斗美好生活,奋笔书写村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吕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