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静止锋与威宁冬季低温雨雪凝冻天气
作者:陈林 时间:2012-01-17 阅读:497
滇黔静止锋与威宁冬季低温雨雪凝冻天气
■陈 林
■陈 林
一、威宁气候特点
我县位于乌蒙高寒山区,地处乌蒙山脉中段,属云南高原的东延部分。按照全国气候带划分,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西部型高原季风气候特色。二、威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威宁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多变,进入冬季,低温雨雪凝冻天气每年平均在44天,最高年份高达68天,持续性低温、雨雪、凝冻天气时间长达7-15天,2008年长达26天。2002年1月18日到2月5日,持续19天出现低温雨雪凝冻天气,高压输电线覆冰直径达330毫米,造成境内倒杆300余棵,断线200余处,县城停电14天,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2011年持续24天的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对道路交通城市供水等造成较大影响,在海拔2400米的梅花山上测得电力线路覆冰直径达150毫米,4毫米直径1米长导线上的覆冰重量达2760克。威宁的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日数多,结冰厚,灾害损失重等特点。
三、滇黔静止锋的活动规律
滇黔静止锋又叫昆明准静止锋或云贵准静止锋。滇黔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与西南气流交汇而形成。在每年的冬半年(11—4月),云南高原上吹着温暖的西南气流,在冬季,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经两湖盆地回流进入云贵高原边缘时,一方面是这里的平均海拔高约2200米左右,另一方面是经过长途跋涉,冷空气此时已经是势单力薄,加之乌蒙山脉等一道道天然屏障,同时还有当地的西南暖湿气流的阻挡,要翻越云贵高原可谓是力不从心。如此一来,冷气团只得在山坡前放慢脚步,徘徊不前,最后与“地主”暖气团划界而居,这个冷暖气团相交的界面,在气象学上叫锋面。锋面的位置是依据双方势力而定的,平均地理位置在云南昭通、贵州威宁、云南曲靖一带,锋面略呈西北—东南走向。锋后冷空气较重而下沉并向西南楔入暖空气底部,锋前暖空气较轻而爬升于冷空气之上,而锋面附近冷暖空气汇合的结果就是成云致雨!于是出现了锋后贵州威宁等地出现低温、雨雪、凝冻天气。但所谓“准静止”就是似静非静,静而不止。滇黔静止锋并非完全静止不动,它有着夜间向西南前进,白天向北后退的活动规律,这是因为夜间没有太阳辐射,而地面辐射降温却有助于增长冷气团的势力,于是冷气团便趁机将“界线”向西南推进,而白天太阳辐射强,暖气团势力又压过对手,必然又收复失地——将“界线”向东北推回去。当然,如果锋后的冷气团本身有一定势力或北方又有冷空气南下补充“支援”,那么滇黔静止锋便强壮起来,它常常趁势移出其平均位置,向西南方向推进至云南曲靖一带。贵州威宁刚好处在滇黔静止锋来回摆动的交界面上,当冷空气势力较弱时,锋面位于威宁中部一线,锋前阳光充足,万里无云,锋后冷风瑟瑟、阴雨菲菲,温度在0℃以下,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维持。这个锋面维持的时间长短不一,它的平均维持时间在4—6天,长时可达1个月,2008年就持续 26天。
冬半年,云贵高原上的这一重要天气系统滇黔静止锋、频繁的冷空气补充与来自孟加拉湾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输送水汽,导致了我县冬季低温雨雪凝冻天气,且日数多、持续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