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04-09

观风海镇:小平菇撑起“致富伞”

作者:夏静 李玉琴 时间:2024-04-09 阅读:318


 


刚采摘待包装的平菇


  近年来,观风海镇把食用菌种植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近日,记者走进观风海镇果化村的平菇种植大棚,只见一排排整齐的菌棒映入眼帘,一朵朵平菇簇拥而生,争先恐后地探出个小“脑袋”,像一把把小雨伞,惹人喜爱。务工群众穿梭在菌架间,忙碌着采摘成熟的平菇。“现在有两个大棚进入采收期,采收的平菇肉质厚、品相佳、产量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广东、福建等地。每个菌棒能产3斤左右平菇,按市场批发价每斤2元计算,产值预计达400余万元。”平菇种植基地负责人万开芳说,大棚种植平菇生长速度快、周期短、见效快,配制好的菌棒40天左右就能采收蘑菇,一个菌棒至少可以采摘6到7茬,经济效益明显。
  从事蘑菇种植已有17年的万开芳,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威宁县种出的平菇品质好、产量也高。经过多番考察后,他发现观风海镇低纬度、高海拔、温差大,常年平均气温在10余摄氏度,非常适宜种植平菇。如今,万开芳的平菇基地里每天都有22名工人在争分夺秒地制作菌种、装菌棒、采蘑菇。“每天8个工人能装一个大棚的菌棒,每个大棚有5000余个菌棒,现在才装了28个大棚,离装完150个大棚还远。”万开芳说。
  产业发展,群众受益。在基地务工的苏会琴告诉记者,她种完自家的玉米后就到基地务工,每天可以装700余个菌棒。“一个月最低工资都有3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有稳定收入。”苏会琴说。今年,观风海镇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盘活闲置场地资源,灵活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观风海镇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立足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今年,我们引进了经营主体8家,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现代化蔬菜产业基地3000余亩,预计带动务工15000余人次。”观风海镇宣传委员、副镇长杨检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