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04-23

江南春境

作者:方华 时间:2024-04-23 阅读:242


   春天,是江南最美的时节。细雨斜风,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山清水秀。在这春光融融的日子里,去江南水乡寻古访幽,感受江南丁香花一般的风情,别有一番韵味。
  江南多水,那一道道或细长或蜿蜒的河流,像一条条闪亮的银带,将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一个个古老的村镇连系。江南多桥,那一座座造型别致各具特色的石桥,像一道道落在水波上的彩虹,把古老的街巷连接。
  河岸边青石板的老街长弄,水面上桨橹欸乃的小舟,门楣上古朴的石刻,窗棂上精致的木雕。无处不透露昔日的繁华,无处不显示时光的魅力。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吟咏杜牧的这首《江南春》,那些被烟雨浸润的历史与传奇一一浮在眼前。
  贪图奢靡享受,隋炀帝下江南,却被部将杀死,让大隋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也可以说,是江南的声色,倾覆了一个暴戾的朝代。
  懦弱的宋高宗偏居临安,在“西湖歌舞几时休中”不思靖康耻、难灭臣子恨,只把一管狼毫涂抹江南的绵柔。
  而康熙、乾隆分别六下江南,在民间演义出多少风流韵事、传奇佳话。
  “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但江南的底蕴终究在民间。是温润的风花雪月给了江南一种意境,是缠绵的雨露雾岚给了江南一种韵味,是飘渺的晨钟暮鼓给了江南一种禅意,是白墙青瓦小桥流水给了江南一种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江南佳丽之地,风声文物,与其才情互相映带。”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构筑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为江南增色。而广为传颂的才子佳人的佳话,则是对江南文化底蕴的一种修饰与赞美。江南文化如春雨细腻绵长,江南文化如山水充满画意诗情,江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虽只是“半亩方塘”,却见“天光云影共徘徊”。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江南的春天是不会老去的,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江南本就是一盏新茶、一壶美酒,以醉人的芬芳为我们守候在水一方。且趁年华,且趁春光,让我们下江南。